“小升初”择校热,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非议不断,广受诟病。许多城市亮起了“高温警报”。降温择校热,填平教育落差,成了各地教育部门的工作之重。
近年来,虽然“小升初”政策逐年向好,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触动教育资源不平衡性的体制壁垒。整顿公参民,取消择校费,诸多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9年义务教育的惠民举措并没有真正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严令取消的择校费仍然“高烧不退”,愈演愈烈,在“学托”们的操作下由公开转为“地下”。
学生:无可奈何待分配
按照太原市教育局2011年“小升初”工作政策规定:公办初中学校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划片、分配”入学原则,保证应届小学毕业生每人一个公办学位,享受义务教育。可是虽然有好的政策,却难以阻挡学生、家长择校的热情。
择校也许有一千个理由,但究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小升初”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所致。作为学生,渴望能在优质的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作为家长,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选择名校是学生和家长共同的愿望。
张小刚,青年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所对口的中学是五中、39中以及一些资源相对差的薄弱学校。小刚认为,自己平时学习不错,又是班干部,应该能分配到五中,可拿到的录取通知书是39中。小刚的母亲告诉记者,按说39中也是口碑不错的学校,可小刚拿到通知书后,哭了一晚上,看到成绩不如他的同学被分配到五中,他觉得很委屈,每天沉默不语。为了安抚孩子受伤的心,家长到处托人、找关系,花了7万元钱,去了省城一所优质的民办学校。
无独有偶,肖妙妙也是青年路小学六年级学生,被分配到一所口碑较差的学校,为了孩子,父母不惜花费巨资,将其安排在三立中学。
家长:不惜巨资择名校
”小升初”是每个学生和家长面临的一次重要选择。它是由义务性教育跨入选择性教育的一个重要关口,初中阶段的学习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关系着一个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空间。
由于优质学位稀缺,学校被分成三六九等,多数家长都希望子女进好学校,假如分不到好学校,就会千方百计择校。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下,有些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较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使得择校热“高烧不退”。
据了解,如今择校有“点招生”“推优生”“特长生”等几种方式。一些初中名校将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学科竞赛获奖的尖子生点招录取,以提高学校升学率,为了提升学校品牌,这些优秀学生根本不需要家长操心,学校会主动找学生。
采访中,省煤运公司的闫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为了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家长们都会想方设法,不惜巨资为其择名校。他的儿子是今年“小升初”的学生,春节一过,他就开始运作孩子的升学问题,他告诉记者,短短几个月,光请客送礼、送钱就花掉近10万元。庆幸的是孩子被安排在师资力量雄厚的太原师苑中学。他认为,父母挣钱都是为了孩子,只要能进好学校读书。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据了解,持这种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
一位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公参民实际上就是公办学校的延伸,无非是可以堂而皇之地收费而已。他认为,政府办不好公办的初中,弄得老百姓都要参与恶性竞争、花高价才能读到优质的民办初中,这是政府在教育上的失职,也是向社会“卸包袱”。
长期关注教育问题的方山县政协主席林祥说: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每个家长的殷切期望。虽然教育部明令取消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费”,但在现实中,变相收取“赞助费”或“捐资助学费”等现象在一些地方的学校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择校之风带来了诸多不良社会影响,扩大了教育不公平态势,加重了学生家长特别是低收入学生家庭的负担。
国外很多先进经验很值得借鉴。比如日本的校长教师实行大轮岗制度,日本的教育法规规定:一个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5年。这个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全国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均衡一致。他们的中小学教师都由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公立学校的教员属于国家公务员,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校间师资轮换和调整。没有重点学校,自然也不需要择校。
学校:资源配置落差大
为了避免“小升初”学生多选和交叉择校现象的发生,根据太原市教育局“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原则,未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提前招生和举行招生考试。按照太原市教育局安排,由民办学校先行招生。据了解,截至8月1日,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已基本结束。其余学生由太原市教育局根据“小升初”的分配原则,就近、划片、分配入学。
8月26日,是所有公办、民办初一新生的报到日,报到后,为了均衡分班,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入学摸底测试。
记者在当天的走访中发现一个怪现象,几所资源相对差的薄弱学校,新生报到人数流失严重,许多本已拿到该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并没有到所在的学校报到,有的学校报到人数只占到分配名额的60%。按常理分析,民办学校先行招生,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发生的。按照政策规定,任何学校是不容许再接收拿到其他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
采访中,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无奈地告诉记者,由于校际间资源配置落差大,学生家长不惜花巨资择校,导致普通学校生源严重缺失,造成公办学校资源的极大浪费。
几位校长质疑:是谁在违规接收这些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
林祥认为,择校热的背后推手,其实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我国的教育投资模式,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教育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财政实力和投入比例。从财政实力看,不要说东西部、城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同一个县的不同乡镇,也有明显的差别。还有一种情况是特色学校“优先”,哪个学校办得好,得到的政府支持就越多;优秀教师“优先”,哪个教师水平高,就把哪个老师“拨”到重点学校去,以前靠行政调动,现在靠市场经济高薪吸引。表面上看,这种教育走向,似乎有利于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充满了竞争精神,易于吸收精英人才,但它却与义务教育的普惠性要求背道而驰,导致了孩子择校间
“人往高处走”、家长陪读“孔雀东南飞”现象,加剧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现。(记者庞雪峰)
“小升初”择校热,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非议不断,广受诟病。许多城市亮起了“高温警报”。降温择校热,填平教育落差,成了各地教育部门的工作之重。
近年来,虽然“小升初”政策逐年向好,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触动教育资源不平衡性的体制壁垒。整顿公参民,取消择校费,诸多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9年义务教育的惠民举措并没有真正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严令取消的择校费仍然“高烧不退”,愈演愈烈,在“学托”们的操作下由公开转为“地下”。
学生:无可奈何待分配
按照太原市教育局2011年“小升初”工作政策规定:公办初中学校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划片、分配”入学原则,保证应届小学毕业生每人一个公办学位,享受义务教育。可是虽然有好的政策,却难以阻挡学生、家长择校的热情。
择校也许有一千个理由,但究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小升初”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所致。作为学生,渴望能在优质的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作为家长,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选择名校是学生和家长共同的愿望。
张小刚,青年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所对口的中学是五中、39中以及一些资源相对差的薄弱学校。小刚认为,自己平时学习不错,又是班干部,应该能分配到五中,可拿到的录取通知书是39中。小刚的母亲告诉记者,按说39中也是口碑不错的学校,可小刚拿到通知书后,哭了一晚上,看到成绩不如他的同学被分配到五中,他觉得很委屈,每天沉默不语。为了安抚孩子受伤的心,家长到处托人、找关系,花了7万元钱,去了省城一所优质的民办学校。
无独有偶,肖妙妙也是青年路小学六年级学生,被分配到一所口碑较差的学校,为了孩子,父母不惜花费巨资,将其安排在三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