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科学家”秦一骁关于堵车的研究课题被活动评委评为“贴近生活”
【人物:秦一骁】
所在学校:北师大实验中学
研究课题:关于环线快速路口缓冲区的设想
“这次得奖,其实幸运占了很大成分。”谈起“小小科学家”,秦一骁淡淡地说。
他的同学兼好友小徐认为,秦一骁这个表态在“意料之中”,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理性”而且“低调”。
一位曾经和秦一骁一起出国交流的低年级同学这样评价他:秦一骁是一个很深沉,很成熟的男士(很能熬夜打牌)。一些和他接触不深的竞赛队友觉得他稍有点沉默,但却是一个内秀的人。
课题提出借辅路疏通主路
《关于环线快速路口缓冲区的设想》是他的一份有关堵车的调查报告。“堵车,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辅路的通行能力差,造成高峰期环线主路车辆不能顺畅地出去,有些司机就会插队,最终是这种行为导致整个环线主路堵车现象的发生。实际上,是主路的道路资源没有被充分地利用。”
他设想能否用扩充辅路的容纳能力,使主路的道路资源可以被充分利用,也就是把堵车点从主路转移到辅路,从而不影响到主路的通行。
“我注重挖掘‘想’的效率”
这个课题所用到的数学方法,甚至连初中生都可以理解。
凭借这一研究课题,秦一骁晋级此次“小小科学家”评选的终选环节。贴近生活,是评委看中这一课题的主要原因。
学习能力,是秦一骁真正让很多同龄人佩服的。他往往花别人一半的时间,就能把问题弄懂。而在秦一骁看来,他只是喜欢用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我注重挖掘‘想’的效率。”
理科课堂很少记笔记
秦一骁有个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不太好的习惯”,理科科目上课很少记笔记。“理科的这些内容,真正想明白,它就已经是自己的了,也就不需要再记笔记了。”
秦一骁把学习归纳成为“想”和“做”两块。“做”简单地说,就是记和写;其余就是想的部分了。“效率高不高,其实主要体现在想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