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择校经验谈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小升初择校经验谈

2011-07-06 11:39:27     标签:小升初经验

六年级下学期,家长们就处于小升初的高度紧张当中。家长们相遇最多的交流是相互询问孩子上哪所中学,讨论中学与中学之间的差距,还有的家长竟向上届或上几届的中学学生家长打听师资与教师的教学情况。

从开学不久,家长们就到处打听各中校的报名时间,等待校方通知择校考试时间,又上带着孩子到处考试。考后坐等校方电话录取通知等一序列过程。反正整个过程就是无头绪反复的焦急,漫长的等待。看着这么多的家长像无头绪的“苍蝇”带着孩子到处乱“飞”,我就庆幸自己只给孩子报一所学校,我认定的一所学校(用字母B代替),不是最好的,主要原因是离家近,而学校也具备了择校的资质,省得带着儿子到处奔波。总之,小升初择校是件折磨家长,辛苦孩子的闹心事。

从六年级下学期,我就进入了一个小升初家长群,一般在群里潜水,只看不说,极其专注,害怕错过关于小升初任何的信息。这个群的家长布遍武汉三镇,全市各个好中学的消息来源都有,而且还很及时,甚至可以说是超前,只要是在教育改革上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都能提前知道,有时我不得不佩服这些家长们。

有的学校招生信息公布在学校网址,有的不公布,就靠家长之间互相打听。从三月份开始就有不同的中学开始小升初的择校报名,而我想报的B中迟迟不见动静,那颗心从三月份起就开始悬着,因为我只报一所择校,怕错过报名,怕错过考试。三月中旬偏下才得到消息,报名资格是孩子的市级获奖证书。

拿着奖证报完我认定的、离家近的B中后,老公的一朋友听说孩子今年小升初,就拍板说只要我们想上A中学,能包进包班。好中学谁不想去?先没有去A中报名,一是离家太远,二是怕他分不到好班。A中学是武汉数一数二半公半民的好中学,虽然纠结,但有人包办能挑班,这个学校又进入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后来,家长群里告之今年半公半民要改制,将半公半民要么回归公办或要么改为全民办,并列出几所学校改全民的可能性。我们只知道每个区在改制上会有一所全民,其他的全部回归公办,是哪所学校还没个结论。我把这个道听途说的消息交给老公去落实。

好学校被全民办,A校也不例外,择校费翻了翻还转了半弯。本来就纠结路途远,又遇上修地铁到处堵车,孩子跑得太辛苦,如果真要读就得租房陪读,现在又出现改制。昂贵的择校费再加上路途远的租住费、交通费,中学三年下来十万元也打不住铊。

好学校就象一块肥肉,要的却是梅条肉的价,吐了是肉,吃着腻口,吞了又消化不良,所以一直在选学校中举棋不定,那两个月在家谈得最多的就是择校去向问题。半公半民改为全民制,在教师公、民编制的去留问题或是老师的心理调整上都有一个波动,三年十万元的初中经费比上大学还贵,划算吗?经过很长时间的纠结,全方位的衡量,还是决定放弃,是肉也要选择自己不腻口、易消化的吧?

打消了A校的念头,告诉儿子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你考上B校,离家近走路上学十几分钟;二是如果没考上你就只有上区内的学校,好一点的也要坐几站路的车。从三月中旬报名后,长达两个多月没有通知择校考试,孩子吃喝玩乐一切照旧,我却如坐针毡般的煎熬、等待,这种心情只有经历过的家长才能体会。说白了,孩子就如同一台机器,没有自己的思想,你说怎么办他就怎么办。好在小兔崽子这颗“镙钉”还没完全锈坏,把悬在“半空的棋子”终是尘埃落定。

说实话,作为学生家长,非常痛恨中国国情下的教育体制。这样的教育体制忙碌了家长,苦了孩子。让孩子们在过早地竞争环境中失去了欢乐的童年,在竞争的压力下、家长的督促下,过早地成为一台拼搏的机器。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不知道这句话到底体现在哪里,事实证明偏远山区的教育一样是穷,孩子一样是苦。我不想曲解这句话,但事实也证明这句话成了某些人冠冕堂皇地在唱高歌,反而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现实教育上的一种无奈。

培养一个孩子可以说是倾家荡产,特别是孩子比较聪明双双下岗的打工夫妇,为了孩子不输在同一起跑线上,省吃俭用地给孩子创造一个和同龄孩子同等的教育环境,这是不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现在的教育体制事实是苦了孩子并附带上家长。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倾家荡产,最后成了“红票子打水漂”。

生为中国人,站在自己的国土上,纵有再多痛恨,对于决策者连痒痒都捞不着,日子还是得过,书还是得读,该倾其所有的还是得倾其所有,在这样的国情与教育体制下,你必须接受事实,接受一个上幼儿园的费用比择校贵,择校的费用比上大学贵,有的甚至是上完大学找不到工作的事实。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