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择校左右为难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小升初择校左右为难

2010-05-07 17:46:01     标签:小升初政策

“升初将至,学子考证,家长奔忙。望长江两岸,热情滔滔;培优奥数,推优占坑。关系门路,各显神通。摇号奖证,竞赛特长,惟有牛娃依天高。赶考场,须达旦通宵,分外勤劳。

择校如此辛劳,引无数爸妈竞折腰。看人山人海,指标难求;稍逊成绩,更是没招。一代学子,若不成功,只有二类把班找。不气馁,望孩子成材,自己创造。”

这首《沁园春.择校》是“家长100论坛”里一位名叫“东东027”的网友发的帖子。“反映现实”,是跟帖者给予的最多评价。

武汉市一年一度的“择校热”又开始升温。不管政府、教育部门如何强调要为之“降温”,也不论教育专家是如何讲解它的各种弊端。但是“择校热”仍然客观地存在着,而且在目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工作仍然起色不大的背景下,它仍然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重点之一。

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中小学老师及家长,结合典型案例,为选择择校的家长提供一些建议。

【案例呈现】

2008年,武昌某小学家长王某,很早就确定让孩子参加择校。但是,由于工作太忙,他误以为只要交钱就能进校,对武汉市民办学校招生政策一无所知。到了报名时间,他也没有及时准备材料,带孩子去学校报名。最后觉醒过来,学校摇号都已经开始了,后悔晚矣。

【案例分析】

家长如果真的希望孩子能择校到民办初中上学,很早就要做相应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清楚武汉市当年“改进和完善民办学校的招生入学办法”,这个办法会具体确定小升初升学的原则、择校的原则、择校报名的时间、地点,以及摇号的时间等。

其次,了解政策只是择校过程“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因为虽然从政策上来说,全市民办初中报名时间是统一的,但是各学校为了挑选优秀的生源,一般在每年3月就开始“暗箱操作”,提前选拔学生了。家长在这个时候要帮孩子做好充分准备,这其中包括:小学阶段取得的各类获奖证书原件、复印件;自我介绍信;学校要求的其他证件、证明等。

再次,准备好材料后,要及时和初中取得联系。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家长都递交材料了。根据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家长们提交的材料越来越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甚至连艺术照、父母工作单位等都“派上了用场”。

不过,坦率说,这些精心准备的简历,用处不是很大。武昌区一所著名民办初中的老师说:“那些花里胡哨的简历,大多都是无用的。我们主要看中两点,一是一些重量级的证书,二是我们准备的文化考试。”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今年我市民办初中入学办法已经出台,按照政策,全市民办学校入学报名时间统一为7月8日全天,每位学生只能选报一所,重复报名无效。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原则上在本区范围内招收新生。

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采取电脑派位和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招生方式,其计划比例按5:5安排;报名数小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登记注册方式招生。

自主招生可采取目测、查看个性特长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办法进行,不得以笔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

电脑派位时间全市统一为7月15日。

A、科学择校:

搞懂政策

提前准备“敲门砖”

B、快乐择校:

认识自我,

让孩子健康读书

【案例呈现】

家住汉口赵家条的周先生,其子小学毕业后,对口初中本来是家附近的一所中学。但望子成龙的他希望孩子能择校到江岸某民办初中。经过一番准备,孩子也如愿以偿进入了这所学校上学。但半年不到,孩子就嚷着不想上学了。周先生到学校一了解,原来这所学校里的孩子大都成绩较好。自己的孩子本来基础不好,在学校总是跟不上,考试排名也垫底。时间一长,同学们笑话他,老师也不重视他,孩子的心理越来越自卑。

没办法,周先生只有到处找关系,让孩子转到一所普通公办初中。谈起这次择校,周先生后悔莫及:“我没有看到孩子的基础,就强行择校,结果适得其反。”

【案例分析】

择校择校,其实就是择一个好的教学质量、一套好的教师队伍。但是,家长在考虑孩子是否择校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不是什么孩子都适合择校。

一般来说,参与择校的孩子,大多数成绩都较好。即使进入了初中,他们也能很快适应紧张的学习氛围。但是如果孩子在小学基础较差,即使进入了民办初中,也很难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时间一长,成绩越来越差,自卑心理就慢慢产生了。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所以,与其在改制初中里自卑,不如让孩子在普通初中里健康地学习成长。

【案例呈现】

家住武昌的小王两口子都是普通工人,收入本就不多的他们,还要抚养双方在农村的父母。为了改变现状,两口子很早就下决心:一定要让宝贝儿子以后接受最好的教育。

从孩子开始懂事起,夫妻俩就牺牲掉所有的休息时间,送孩子参加一个又一个的培优班:作文班、美术班、音乐班、武术班、游戏班……几年下来,孩子学到的东西倒是不少,可没有一个很精的。仔细一算,每年两口子省吃俭用,所有的钱都流进了培训班里,孩子反而越来越闷,小小年纪整天唉声叹气……

【案例分析】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心肝宝贝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能进好学校。结合现在“小升初”的现状,有些证书的确能在孩子进校中“加分”。这也让更多的家长狂热地加入到各种培优的“战斗”中去。

如此下来,只有这样的后果:喜了培训班的老师,愁了参加培训的孩子;富了培训班的老板,穷了送孩子培训的家长;家长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的童年越来越郁闷……

采访中,众多老师都表示,择校,一定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有位家长算了一笔账,从孩子第一次参加培优到小学毕业,总花费是17万。如果家庭经济环境不允许,最好不要跟风。

另外,武汉市推行“择校”政策以来,择校费一直是很多家庭“心中的痛”。今年,武汉市民办初中的择校费又有调整,大致是2万元至2.4万元,最高不超过2.7万元。这些择校费,对于家庭环境好的人来说,可能困难不大。但是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一般,那就要仔细考虑了。因为这只是初中三年的择校费,三年里,还有孩子的生活费、培优费等很多花费项目。三年后,孩子考上高中,又将面临一笔费用。再过三年,考上大学,费用更多。所以,择校前要对家庭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考虑。

C、理性择校:

量体裁衣,

看看自己的“钱袋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