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森给中小学校长上了一课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蔡林森给中小学校长上了一课

2011-05-20 10:02:29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读《光明日报》5月7日头版头条报道《“我的人生乐趣全部来自学生”——记与学生同吃同住40年的教育家蔡林森》,不禁感慨万千:他给我们时下的中小学校长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职业大课——中小学校长怎样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这篇报道的编者按说,“他只是千千万万教师中的一个”,他的气质中“浸润着他对教育的无比忠诚”。此言可谓点睛之笔。

他确实是千万教师中的一个,这个“一个”那么普通却又那么不普通。

一方面,之所以说他普通是因为他有着五十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因此,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首先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每天要给学生上课;之所以说他普通还因为他是我国几十万中学校长中的一员。

另一方面,之所以说他不普通是因为他不只是一个按部就班上课和听课的教师,而是一个具有敏锐观察力和善于思考的教师。例如,报道说,“一次听课让他茅塞顿开。课堂上,一位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小声嘀咕了一句:这些我早就会了,还在讲!这不经意的一句话,让蔡林森眼前一亮——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会的就不用讲了,重点攻克学生不会的重点难点,这不就提高了课堂效率吗?”一句话,一个偶然,一个无数人会忽略的细节引发了他对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原因的深思,也引发了他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和实践。

熟悉杨思经验的人大概知道,其实,在蔡林森“老师”日常的上课和听课工作中,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站在生本立场思考和研究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大胆改变课堂学与教的结构,创造了闻名全国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现了高效、减负、快乐的学习过程,用新的课堂结构唤醒了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新了教和学的方式,最终彻底改变了一个原本三流的学校的社会形象,引发了全国基础教育学杨思的热潮。这时候,我们还会说蔡林森“老师”普通吗?

一个普通教师只有不离开三尺讲台才是一位真正的教师,才能说他在终身履行他自己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哪怕最终他是一个教书匠;一个不普通的教师不仅终身不离三尺讲台,而且还要坚持不间断的教育教学思考,并把点滴思考用于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可以说,种种课堂现象引发了蔡林森的深刻反思,反思开启了他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智慧大门。这样的智慧大门一旦打开,用改革创造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也就自然水到渠成。

一个能几十年坚持奋斗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是普通的,一个能坚持几十年奋斗在基础教育一线并站在生本立场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之间复杂矛盾的教师是不普通的,就蔡林森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成果来看,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说他是一个伟大的普通教师一点也不过分。

然而当我们认真思考他从“普通”走向“伟大”的实践之路时,当我们剖析他之所以伟大的基本因素时,我们发现一个简单的事实——支撑他的职业的基石是坚持课堂教学五十年。很难想象,如果他不是如此,而是和时下许多的校长一样总是以各种理由不深入课堂教书育人,而是夸夸其谈只会“口头”教书育人,而是和许多校长一样整天忙于开会、出差、办理学校杂务甚至私务,而是只会对教师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而自己不会以身作则,那么,蔡林森也许绝不会从普通走向伟大。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他成功地当把他自己的孩子从倒数第一教成优秀学生时,他想到的是“如果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教每个学生,还有哪个教不好呢?”于是,“他决绝地搬进学生宿舍,开始与孩子们同吃同住的40年。白天一校之长的蔡林森,晚上成了学生的爹娘”。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教每个学生,他不只是想,而是立即行动起来,和学生同吃同住四十年,坚持身教,并直接观察和研究孩子,用真情和真心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教会他们做人。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时下这样的校长是多还是少呢?当然是少。这是为什么?蔡林森的教育教学实践已经回答了我们。

报道说:60岁那年,有民办学校找他当校长,承诺年薪50万元,还有300万元的股份,

但是他当场谢绝了;他不仅拒“钱”还拒“官”。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周德藩多次邀请他到省教育厅任职,没想到这个有些人求之不得的美差被蔡林森婉拒。我们相信这样的报道是真实的,也相信这样的校长正是我们目前最缺乏的校长人才资源。时下不少校长沾沾自喜于自己获得的行政级别,而且总是把自己当作政府官员看,在内心深处总是怀抱功利主义和应试教育不放手,追求金钱和官位。不客气地说他们的人生乐趣绝不是“全部来自学生”,而是行政待遇,而是总想着名利双收。于是乎,他们要想方设法从副科级向正科级运动,要从副县级向正县级爬去,学生在他们心中早已是工具——分数和升学率。

试问,有几个校长能像蔡林森校长一样亲近学生,用真情和真心对待学生,用教育实践回答怎样教好每一个学生呢?又有多少校长能主动放下官架子把自己看成首先是“一个教师”呢?如今的校长多数不教书,或者已经不会教书了,这样的校长哪里还有成为教育家的可能。正如“校长不能远离课堂和教学,脱离学生,否则,仅仅依靠听到的汇报和舶来的经验来作决策,是对权力的滥用”。遗憾的是,在校长任命制和行政级别管理制度之下,我们的不少校长从知识分子蜕化成了官僚分子,一旦当上校长就以各种理由立马不教书,名之曰集中精力搞管理。可笑的是,我们从未听说医院院长不会看病,也从未听说部队军官不会打枪,也从未听说过乒乓球教练不会打乒乓球球,但是我们真的知道时下许多校长根本就不会教书。这难道不是我们用行政体制办教育的黑色幽默吗?

总之,蔡林森先生用他的真情和真爱,用他的教育教学实践使得他自己成长为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也真正给其他仍在中小学校长岗位上的校长先生们上了生动、深刻的一堂课——只有静下心来祛除官僚分子的心态,始终别忘了自己是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实实在在站到讲台上去认认真真做好符合自己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教书育人的正事,并坚持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让自己成为既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又有思想总结的校长,成为教育家才有可能,否则,远离课堂,恐怕做不好校长还在其次,到头来他们要做好一个普通的教师都不可能。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