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锻炼的“内需”能否被中考体育测试所拉动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青少年锻炼的“内需”能否被中考体育测试所拉动

2011-07-11 15:27:23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连日来,全国各地中考体育测试陆续“开跑”。从中央教科所近日会同4个省市开展的一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情况看,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比前5年有所改善,尤其以初三学生的情况为最好,这与中考体育制度全面实施有关。

学生:

考出了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从今年寒假开始,北师大附中初三(9)班学生邵天卿就在妈妈的陪同下,开始了中考体育的冲刺训练。篮球运球、掷实心球、1000米跑,每到周末,他都会在妈妈的指导下逐一训练,三项成绩一直稳中有升。5月9日,站在中考体育的考场上,邵天卿发挥出色,三项成绩都过了满分线。

邵妈妈告诉记者,孩子上中学后,由于有了体育考试和过程性评价的要求,作为家长,他们对体育锻炼也重视起来,“我们最初的想法是不能让孩子在中考体育中丢分。但现在孩子不仅学习好,还经常在学校的运动会上露一手。”

随着各地中考体育的深入开展,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体育锻炼的认识都在逐步提升。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肖韩认为:“中考体育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不但激发了学生参加锻炼的热情,也激发了学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广州市也实行了中考体育制,该市体育局副局长吴强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升学压力很大,所以哪门功课重要,精力就自然会投向哪里。广州市在实施中考体育之初,有很多家长不认同,认为孩子胖一点、慢一点没什么大不了。但现在,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已认识到中考体育的积极意义了。”

学校:

日常考核计入总分后学生更加重视体育课

据了解,目前各地的中考体育基本采取“体育考试+过程性评价”的考试办法。绝大部分省市体育成绩占总分30至60分,如北京、河南等;少部分地区实行高分制,有的甚至达到了100分,如黑龙江省大庆市。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体育教研室主任马凌认为,与其他以“选拔”为目的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中考体育更强调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他介绍说,今年北京市中考体育的总分由去年的30分增加到40分,其中现场考试30分,初一至初三过程性评价总分为10分。

“以邵天卿为例,按过程性评价初一到初二每学期2分,初三上学期2分的方法计算,共计10分。只要出勤率达到98%或以上,上体育课态度正确并通过测试,就能得满分了。”北京市101中学特级体育教师、海淀区中考体育总考务长丁玉山说,“有60%的学生对中考体育并不觉得有什么困难,多练一练就能拿到满分。”

相比北京,天津中考体育成绩共30分,其中日常考核占60%。天津市河西区一位体育教师认为,日常考核的高比重,督促学生更加注重体育课。“体育是循序渐进的,中考体育不是一个完全性、终结性的评价。”

实践证明,中考体育改革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上海市最新的一项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显示,中考体育推行以来,800米、1000米跑不下来的学生几乎没有了,集合站队晕倒的现象基本看不见了。“初中阶段学生的耐久力和形态指标在整个中小学生中是最好的,尤其初三学生耐力素质更为突出,而这一阶段学生的近视、肥胖等发病率都比其他学段学生有所减少。”上海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从春介绍说。

思考:

强制锻炼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如何兼顾

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初三学生小雄,提起中考体育,不满情绪溢于言表:“初三的体育课,内容就是围绕着考试的内容进行,不是跑步就是引体向上,整天就是那些练习。我喜欢游泳,这项运动对于培养耐力一点都不比长跑差,但中考却没有这一项。”

中考体育中,许多学生都有着和小雄一样的想法。据记者了解,学生对部分中考体育项目不感兴趣,影响了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近年来,随着中考体育的推进,“考什么练什么”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许多地方和学校为了应付考试,体育课脱离了正常的教学大纲而只练考试的几个项目,使得学生们仅考试的几项成绩突出,却未学会其他的体育项目,更遑论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对此,中央教科所体卫艺研究中心主任吴键认为,体育考试应该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锻炼习惯为根本目的。“从这点出发,体育考试的设计应贴近课程教学,测试形式要简单,难度要降低。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项目选择。”

记者查了一下几个省今年的中考体育方案,北京市的中考体育设有4个项目,男生1000米跑和篮球运球是必考项目,此外需要在引体向上和掷实心球之间选择一项。而上海市今年的考试项目则有四大类十六项之多,包括田径、游泳、体操、球类等。对比之下可以看出,考试指标是刚性的,兴趣则不那么容易衡量。但用指标还是用兴趣去引导孩子投身运动,谁更具有可持续性,应当不难回答。

从今年各地中考体育设立的项目来看,尽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项,但依然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教育部门希望通过中考体育全面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出发点是好的,效果也较好。但在体育考试中,如何兼顾强制锻炼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习惯,让学生体育锻炼从‘刚需’变成‘内需’,还需要教育和体育部门进一步思考。”一位专家告诉记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