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朝阳区将规划“四带十五学区”,从而形成新的教育地图,详情如下。
【二三环之间:组团发展带】
二三环间是老城区,属于城市中心地区,依据中小学分布密集,办学规模较小,距离相对较近,优质资源相对集中,主要采取组团对口升学格局,整合撤并学校,调整片区教育布局,实现规模办学,缩减校数,逐步变“多校划片”为“片内对口直升”,形成组团发展格局。
目前,小学一体化片区将达到8个,中学一体化片区20个,占片区总数的70%,超半数学生可实现片内对口升学。
【三四环之间:一贯优质带】
三、四环之间部分区域属于城市中心地区外围,依据学校发展不均衡,优质小学相对较少的特点,主要采取纵向拉动学段提升,优质初中整合一般小学的做法,着力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打破学段壁垒,实现中小衔接,以优质资源九年一贯一体化办学,拓展入学新通道。
2015年新增一贯制学校9所,全区九年(十二年)一贯制学校达到37所,占中学总数的一半以上。
【四五环之间:集群办学带】
四五环之间地带多属城区的边缘,学校相对分散,优质资源较少,主要采取横向缓解资源紧张,引进名校办分校等形式,一校多址办学,一体化带动模式,形成集群发展。
【五环以外:多元协同带】
五环以外地区属于城乡结合部,地域面积大,人口相对较少学校数量少,办学规模小,基础教育薄弱,优质资源短缺。我区主要采取多元合作办学,综合施策增加优质资源供给,通过组建城乡发展学校联盟、扩大寄宿制学校、鼓励优质民办学校办学规模、高校协作体办学等多种途径,满足优质均衡发展需求。
经过两年来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化综合改革,朝阳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区域正在从城市扩大到农村,从热点地区向一般片区扩张,推动了朝阳区南北教育、城乡教育的进一步均衡。
【注解】
“4带15学区”:以交通环线为分界将教育资源划分为4个区域,即三环以内的组团发展带,三四环之间的一贯优质带,四五环之间的集群办学带,五环以外的多元协同带。依据城市规划布局划分15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