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选择的尘埃落定,儿子的小升初结束了。
回顾小升初,真是深有体会:小升初是北京家长心中永远的痛。难怪人们多以“小痴”冠名小升初的家长。尤其是海淀区学生的家长。
初中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提供了择校的沃土。却无形中给小升初的家庭施加了难以描绘的压力。在众多层次不一、良莠不齐的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下,更让人们摸不透小升初的水到底有多深。
儿子从4年级就开始上奥数培训班,起初是没有学习压力的,单纯靠兴趣,体会数学的奥秘和成功后的欣喜。但上了5年级后,随着“坑班”的盛行,儿子也加入了几个重点中学的“坑友”行列。
让我们揪心的是,也许是疲于四处奔波,也许是忙于应付,儿子的成绩出现了下滑趋势。孩子的妈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焦虑在行动上。然后开始对孩子严加管教,填鸭式灌输。庆幸的是,她教过多年的小学,我又教过多年的中学数学,正好发挥我们的长项,在学习上给孩子以小灶弥补。
三年的奥数培训,外加自己的小灶恶补,让孩子的奥数成绩没有太难堪。先后参加过几种不同的竞赛,虽然名次并非都让人满意,倒也可圈可点。
可惜的是,为了给小升初让路,儿子的好几个兴趣班忍痛割爱了。虽然取得过不菲的成绩,虽然儿子乐此不疲。
儿子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几个心仪的offer,然后是我们的精心选择。
有的学校是海淀区的状元校,有的学校是历史名校,有的学校是有先天优势的硬件设施,难取难舍间,最终我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西山。
就凭面试时对考官的印象,就凭西山学校是第一届招生,就凭她带有名校的基因,就凭她对家长的那份真情。
孩子的心情是舒畅的,我们家长心情是欣慰的,我们的意见是统一的。这一关算是过了,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还要看孩子如何拼搏。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