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谎了,通常应该怎样“教育”?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孩子说谎了,通常应该怎样“教育”?

2015-10-29 11:07:24     标签:小升初经验

查字典广州奥数网:孩子说谎了,通常应该怎样教育?

这是一个案例:

上周儿子有一天不舒服,老师给了儿子15元钱,让他打车回家了。我知道后给老师打了电话感谢老师,告诉老师第二天让儿子把钱带给她。但第二天儿子把钱花了没有还老师。昨天,老师因为作业的事找他,又问他还钱的事,这样才发现他说谎了。老师打电话,说儿子说谎,让好好收拾他,该打要打。

孩子不诚实的初始原因是不懂自己做的事情的性质,接下来继续撒谎通常因为大人没有给予孩子说实话的氛围,趋利避害是天性,两害相权取其轻,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诚实能够获得家长的谅解和尊重支持,逐渐形成了动不动大话连篇的作风。孩子的错,十有八九,根源来自于自己,想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处罚自己是正经。

接下来的做法,大家都大同小异吗?

我:儿子,你觉得诚实对一个人来说重要不重要?

儿子:重要呀!老师今天给你打电话了?

我:嗯,打了,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儿子:我知道我错了,我和我朋友把钱花了。

我:那你要为你的行为承担责任,你也知道诚实很重要,但这件事你没有做到诚实,你要接受处罚。

儿子:怎么罚?

我:一个月不能玩电脑。

儿子:为什么拿我最喜欢的电脑时间来罚,我不干,我要换其他的。

我:儿子,用你喜欢的电脑时间来罚,你觉得心痛,那当我知道我被我最疼爱的儿子骗了的时候,你觉得我心不心痛?

儿子仍然很不情愿,但也不再争辩,我没有打儿子,后来当儿子情绪平复下来以后,我又跟儿子讲了一个诚信的故事。

这个大多数人的做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首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个孩子可能会有的心理状态。

妈妈给他传递的信息是你是个不诚实的孩子,孩子会感到内心羞愧。降低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

一个月的惩罚。剥夺自己的最爱,孩子觉得极其的不公平,但又无可奈何,有强烈的无力感。感受到妈妈的强权,产生对妈妈的怨恨。

同样,这样的惩罚,孩子不但不会感激老师帮助了自己,反而会对老师产生不满。因为老师的告状导致了自己一个月失去最爱。

在强权之下,孩子可能接受了惩罚,但是心不甘情不愿,心里留下对抗叛逆的种子。为以后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埋下隐患。

还可能有这样的心理影响,一旦再有错误,要做的更隐蔽、编更圆的理由,不让父母发现。

这种不宽容的态度,还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在某一天,孩子也会把这种行为用到他人甚至是父母身上。有可能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妈妈回到家里,忘记了买答应给孩子的烤鸭,孩子不依不饶,冲着妈妈喊:要么你现在回去买要么你一个月不能看电视!

误区在哪里呢?

妈妈们以为严就是要惩罚,以为惩罚就可以让孩子承担责任。

而真正的承担责任,是帮助孩子在这件事情中去解决问题,弥补过失,从这件事情中提升能力。妈妈们恰恰是关注了惩罚而把最重要的还责任给忽略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把杯子摔碎了。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罚孩子站在墙角。而是引导帮助孩子,学会清理碎掉的玻璃渣,并把地板给清理干净,恢复原样(弥补过失)。并学会拿杯子的时候,如何拿才能不摔掉(提升能力)。

怎么样的教育会更好些?

1、没有及时把钱还给老师。如果有急用,要向家长(微博)和老师说明,请求老师和家长暂缓一天还给老师,否则可能引起矛盾误会。(学会沟通协商)

2、没有及时把钱还给老师,又没有告诉老师,导致老师误解。事后向老师道歉并解释。争取老师的谅解。(学会积极主动沟通消除矛盾隔阂)

3、这15元钱如果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孩子还需要承担的责任是如何把这15元钱还出来。比如用自己零花钱填补或通过额外劳动挣得。(学会承担后果自己造成的损失自己尽力弥补)

4、把15元钱尽快还给老师。(学会与他人的经济来往,借别人的钱尽快还)。

5、还钱时向老师表达感谢。(学会感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