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停办部分打工子弟自办校 分流的孩子去哪了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北京停办部分打工子弟自办校 分流的孩子去哪了

2011-09-02 09:43:45     标签:小升初资讯

暑期前后,不少媒体报道北京市朝阳、海淀、大兴区24所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自办校被“关停、拆除”,涉及1.4万余名学生,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有网友质疑,关停举措将导致上万名外来打工子女一夜失学。

为何要停办这些学校?学生的去向如何?新学年开学后,究竟有多少孩子得到安置?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焦点一:关停多少所学校?

【回应】有报道称关停24所学校,实际停办19所自办校

9月1日,全国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外安民学校辛庄校区操场上,从周边几所停办的自办校分流过来的350多名同学,今天首次汇聚在一起,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执行校长程世秋告诉记者,这里原是辛庄小学校址。前两年,朝阳区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就闲置下来了。今年,为安置周边几所停办的自办校学生,朝阳区教委拨付专款对校舍进行了防震加固,交给委托办学的民办安民学校使用,专门用于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可设12个教学班,满额可接收近500名学生。

8月31日,北京市教委有关方面负责人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安置分流学生情况。据介绍,北京市对打工子弟自办校分流学生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的督查组,组成17个工作小组深入区县、学校进行开学前督查。8月24日,北京市副市长洪峰带队到朝阳区和大兴区调研,强调要做好已关停打工子弟自办学校学生的分流安置工作,“确保每一名学生有学上”。

暑期前后有报道指出北京市朝阳、海淀、大兴三个区关停24所打工子弟学校,涉及在读学生1.4万余人。经工作小组逐一查实,三个区实际停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自办学校19所,需分流安置10500名学生。据记者了解,之所以停办学校数出现较大差异,是因为大兴区有11所自办学校列入今年清理整治计划。后来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允许其中5所自办学校延期清理,在原址继续办学。

焦点二:为何要停办这些学校?

【回应】四原因致部分自办校停办,不存在“关停”之说

“为了让随迁子女在安全、有质量的环境中学习,近年来,北京市各区县针对无办学资格自办校的升级改造一直在稳步推进。”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列举了部分自办校停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因租赁合同到期或经济纠纷等原因,校舍产权人与举办者终止租赁合同,如海淀区绿园小学等;二是工程规划用地需要实施整体拆迁,如海淀区苗苗小学因处于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用地而与所处村庄整体实施拆迁分流;三是校舍属违章建筑,或经专业部门鉴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下发整改关停通知,无法继续办学,如大兴区华兴实验学校、朝阳区汉硕学校等;四是举办者因自身原因主动提出停办,如大兴新时代学校等。

“因此,并不存在政府‘关停’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办学校之说,也没有集中拆除这些学校。”线联平表示,“各区县教委正想方设法分流安置这些学校的在读学生。”

焦点三:学生去向如何?

【回应】已有8604名学生报到,约占分流学生的82%

“半个月前开始接受学生报名时,还只有70多名学生;现在,已经有350多名同学来上课了。这些天,陆陆续续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到。”程世秋校长告诉记者,“学校的绿色通道一直开着,直到教室坐满为止。只要孩子是上学年龄,就不能让他们在外面漂着!”

朝阳、海淀、大兴三个区汇总学校上报数据显示:19所停办的自办校待分流安置学生共10500名。其中,朝阳区4574名学生,海淀区3198名学生,大兴区2728名学生。截至8月31日,朝阳区实际已有4028名待分流学生到新学校报到,海淀区已有1887名学生报到,大兴区已完成分流安置学生2689人。

焦点四:人数为何有差距?

【回应】三原因造成相差较大,去年53亿元投入打工子弟受教育

数据显示,朝阳、海淀、大兴三个区待分流与实到校人数差距大,尤其是海淀区两数相差1300多人,原因何在?

针对记者的疑问,9月1日上午,海淀区教委有关负责人解释说:一是待分流人数是根据各校提供的数据汇总的,其中包含了毕业班和学前班的学生数;二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可能有一部分随迁子女暑期随父母转到其他区县或其他仍在开办的自办校就读,目前海淀区还有16所自办校;三是不排除有一小部分随迁子女根据家庭和自身情况返回原籍就读。

目前,海淀区所有登记在册的分流学生,已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全部安置到位。这位负责人强调,对于部分迟到的学生,开学后可以通过入学“绿色通道”,随到随入学。

线联平告诉记者,近年来,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急剧增加,从本世纪初的8万余人增加到目前的43万余人,其中70%在公办学校就读。北京市坚持以属地区县负责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积极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约53.7亿元,解决来京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最近,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区县分管领导要将责任明确到人,确保不让一个就读的学生失学;二是区县教委要深入乡镇,共同保障分流安置方案落实;三是工作要细致周全,就近安置原则距离不超过3公里;四是市区、区县各部门与乡镇要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提高做好沟通工作;五是考虑并研究在部分区县特定区域,统一建设一批临时学校,保障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焦点五:如何方便学生入学?

【回应】开辟“绿色通道”,允许“二次调剂”

针对陆续停办的19所外来务工人员自办学校在读学生的安置分流工作,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区县要坚持“三先三后”原则,即:先拆民居,后拆学校;先对安置分流方案论证可行,后组织具体实施;先分流安置,后拆校舍。

据了解,朝阳、海淀、大兴区积极制定安置分流方案,建立绿色通道,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安置学生。朝阳区明确提出,如距离稍远或因家庭情况对分流有特殊要求的,可进行“二次调剂”。目前,三个区共准备了约1.1万个安置学位。其中,朝阳区提供分流学位4700余个,海淀区提供3200余个,大兴区提供3000余个,分流安置的学位数量相对充足。

北京市朝阳区是外来务工人员主要集聚区之一。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刘丽彬告诉记者,朝阳区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分流:一是挖潜周边公办校资源,确保符合借读条件的小学学生和全部初中生进入周边公办学校;二是整合地区教育资源,腾退6所公办学校校舍接收分流学生,此举可提供3000多个学位;三是对已有委托办学校博雅小学和星河双语学校金盏校区进行改扩建,扩充学位1000多个。

“通过以上途径,朝阳区准备出4700多个学位,可全部接纳9所自办校的4500多名分流学生”,刘丽彬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