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期测评活动中,通过观察孩子的做题习惯,孩子反应出的解题情况,及与家长的交谈话语里,都不难发现一些孩子在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下老师就结合着这些问题,与大家一一道来。大家可以看看自家的孩子,有没有这种学习上的小问题。
一、做题过程中无法做到集中注意力
很多孩子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外界的一切动向都“尽收眼底”,无法集中注意力来做题。当然,喜欢观察外界事物是孩子的天性。同时,家长们也应意识到,注意力的分散,会使孩子在学习上的效率大打折扣,花费的时间不少,结果却不是很理想。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及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耐心与定力。
二、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在收测评试题时,发现较多孩子的草稿纸是非常“干净”的。可事实是,测评试题中的每一题,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到一些计算。讲解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喜欢口算,哪怕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思路分析时,我只是讲一些重要的方法,涉及到具体的解答过程及计算结果时,我会要求孩子自己来动笔。这样,孩子不仅将这道题的思路进行了再次梳理,也是对其答题过程的规范性的培养。
三、只是学会了一道题
的确,不得不承认来参加测评的孩子都很优秀的,很多都是班上的前几名。可是,测评的平均分数也就只是在50-60分左右。是测评试题太难?想必参加测评的孩子们是深有感触的。的确,很多题目拿到手都觉无从下手,可是老师们讲完后,又会很惊奇的发现,全是课本上学过的知识。这其实表明了孩子只是学会了书本上的一道题,稍稍下变形,换个说法后,又成了一道从未素面的“新题”。其实,在教孩子学习时,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的渗透,解题方法的理解与灵活运用,通过会做一道题,掌握一类题,学会举一反三,这才是数学学习的关键。
四、不愿深入思考
孩子的测评成绩也不是绝对的,普遍情况是,孩子没有深入地去思考。稍加点拨后,却也是觉得很有意思,且能积极动手做出。其实,这也是阻碍孩子数学学习积极性的一大障碍。不是不会做,不是完全无从下手,更多的表现是审题不仔细,看到一段文字就怕麻烦而选择放弃,没有把握题中透露的“言外之意”…… 但是,经老师的引导与分析后,就恍然大悟,原来是如此的简单。所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会深入思考,也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的水平都是相当的,也没有好生与差生之说,只是目前还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没有很好的纠正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小问题。孩子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不断寻找与完善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及习惯,为今后的中学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