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教坏孩子(十五)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千万别教坏孩子(十五)

2011-09-14 16:06:10     标签:小升初家庭教育

------------

审视另类现象

------------

不管王朔等人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是真理或者逼近真理,或者干脆就是荒谬的奇谈怪论,但他们这种敢于直面权威并挑战权威的勇气,还是值得欣赏的。当堂吉诃德一本正经向风车挑战时,有谁笑话过他的愚蠢和不必要吗?

曾经有一段时期,以王朔为首的另类文化人纷纷登台,针对鲁迅、老舍、金庸等仿佛已经定性的著名文化人,提出了一些令大家倒吸一口冷气的观点,这其中最知名且传播范围最广的文章,即王朔的《我看金庸》、《我看老舍》、《我看鲁迅》,及葛红兵的《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张闳的《走不近的鲁迅》、冯骥才的《鲁迅的功与“过”》等。

在文章中,他们或针对这些著名文化人的作品冷嘲热讽,或剑走偏锋对其人格等敏感问题提出质疑,再不然就是从一种常人所难以想像或不太敢想像的角度,大胆或放肆地“点杀”其思想或艺术成就,进行全盘或半盘否定。一时间,由于他们这种另类的表演过于唐突,且毫不顾及为尊者讳、为长者忌的传统中国学风,使得中国学界一片风雨之声,间或夹杂着反击者的电闪雷鸣,真是热闹极了。假如身处其外倒也罢了,可偏偏很多人是这些著名文化人的崇拜者,于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就显得尤为紧张,简直是剑拔弩张,大战在即了。

虽然如此,我还是保持着一种欣喜的心态,来看待这场也许即将爆发的文化或曰思想之战。因为我始终觉得,这场“战争”来得正是时候。早不行,晚也不行。太早了,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还过于统一,根本不可能也不愿不敢特立独行。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早些时候可能更多的只是刷在墙上、印在纸上的口号,在很大程度上,这个口号既没开出艳丽的花朵,也没唱出动听的歌声;太晚了,就更为可怕,因为当经济增长速度像天马般驾云疾驰时,如果与之相应的文化或思想跟不上前进的步伐,那么,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本应领先的却偏偏成了拖后腿的,到时候,即使打着灯笼满世界找后悔药,恐怕也来不及了。

现在已是新世纪拉开伟大序幕的时候,一切的一切正应该重新开始。孩子应该穿上新衣服,老人应该换根新拐杖,大姑娘小伙子们更应扯掉灰色的布衫而代之以亮丽的服饰。这样,放眼望去,我们的世界就满是新的和美好的东西了,而我们的内心深处更将会洒满新世纪明媚的阳光!由此,我们的目光将更为高远,我们的思想将更为深邃,我们前进的方向也将更为正确。要达到这一目标,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动作就是革故鼎新。

革故是痛苦的,也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虽然文化或曰思想上的革故不一定要流血,不一定要马革裹尸,但有时候,那种触及灵魂的、不施麻药的活体手术,可能要比流血,要比马革裹尸更悲壮也更痛苦。毕竟,那都是我们曾经信仰,曾经崇拜,曾经视为神圣的、历万劫也不会损伤的东西。就像曾带给了我们光明和温暖的美丽火把,一旦被人否定说它多少也有些不利于环保的因素,或者提出更新与改革它的方案,比如说,把它的光和热收集起来制造成更先进也更合理的照明与取暖设备,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从理智上,我们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是中国人全部感情的焦点。

正因如此,一旦有人对那些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人和事提出质疑时,我们才会突然变得怒不可遏,用感情的火焰代替理智的思索。事实上,不管王朔等人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是真理或者逼近真理,或者干脆就是荒谬的奇谈怪论与酒鬼、梦游者的胡说八道,但他们这种敢于直面权威并挑战权威的勇气,还是值得欣赏的。当堂吉诃德一本正经向风车挑战时,有谁笑话过他的愚蠢和不必要吗?

鉴于此,我觉得在王朔等人另类表演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思考些切合于新世纪需要的深层次东西,而不要喋喋不休地纠缠于细枝末节。这样,于己、于人、于国、于民都将很有意义。毕竟,所谓“另类”,它的准确意思应该是:不同于“这一类”的。而不同于“这一类”的,又有什么不对,又有什么不好呢?要知道,它虽然不同于“这一类”,但它是属于“另一类”啊!而有了“另一类”,我们不是正好多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吗?观察世界的角度多了,终归不是坏事吧!

教育指南

另类的文化批评,是很难让“正常”的文化人接受的,因为它与“正常”的文化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直接对“正常”的文化传统提出了挑战。所以,当王朔等人以另类的面孔、另类的思维、另类的语言风格,批评鲁迅、老舍等人时,才会激起那么大的风波。

然而,正如我在文章所说的,所谓“另类”只是不同于“这一类”而已,就它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甚至可以说非常“正常”。如果你赞同这一观点,那么,大到这种轰轰烈烈的文化批评,小到教育一个“另类”的孩子,都可以沿着这样的思路,去寻找一些更适宜“另类”们成长的空间。一旦你这样做了,你也许就会惊讶地发现,在很多时候,“另类”经常会和“天才”划上等号。

在这里,我可以举几个公认的“另类”孩子的例子。

第一位,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如今已经五十多岁的郑渊洁,只读过小学三年级,但却已经写出了近百本童话图书,而且一个人“承包”着《童话大王》、《皮皮鲁》两本杂志的写作任务。郑渊洁的“另类”,就在于他并没有接受所谓“正常”的学校教育,却拥有了比接受过这种教育的孩子更成功的人生。

第二位,是青年作家、赛车手韩寒。韩寒只有二十多岁,也没有上过大学。没有上过大学,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机会上大学,曾经有著名大学向他主动“招手”,却被他嘲讽一番后,轻轻易易地拒绝了。韩寒的“另类”,在于他不像别的同龄伙伴一样,做事情循规蹈矩,而是听从自己心灵的召唤,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

第三位,也是一位作家,不过,这位作家是位还不满二十岁的小姑娘,名叫蒋方舟。这位小姑娘还在十几岁时,就出版了成名作,现在依然是一位十分活跃的、号称“邪童”的作家。蒋方舟的“另类”,在于她比同龄人都“成熟”,甚至可以说是“早熟”,文笔的老练与思想的深刻,令人叹为观止。

他们三个人,与正常的孩子相比,是非常“另类”的,可是,他们的成功,又是多少“正常”的孩子虽然梦寐以求,却很难做到的呢?所以,如果你也有一个类似他们这样的“另类”孩子或学生,那么,你不但不必要忧心忡忡,相反,还应该庆幸———

你有了一个多么与众不同的、不是属于“这一类”而是属于“另一类”的孩子或学生啊!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另类”的孩子一出生就与众不同,仅仅只是这一点,不管多么艰难,都值得你去努力塑造他们成为新的“天才”了。

------------

去粗存精读好书

------------

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好比“居家过日子的老百姓”,用以指导他们的“读书论”不应五彩缤纷,而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以让他们在“吃饱”的基础上“吃好”,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标准。

最近,在读书这件事上,有的人提倡快乐阅读,有的人宣扬轻松阅读,还有的人鼓吹“无意义”阅读……也难怪,读书嘛,本就和吃饭差不多,各人有各人的口味,各人有各人的目的———

贪图眼福的讲究“色”,贪图鼻福的讲究“香”,贪图口福的讲究“味”,贪图营养的对“色”“香”“味”都不怎么放在心上,只要营养多多就“山呼万岁,谢主隆恩”了。当然,也有人对这一切都不在乎,而只关心虽说是建立在“吃”的基础上,却又和“吃”毫不相关的那些东西,比如“吃”出权势、“吃”出金钱、“吃”出美色,等等。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是讲究“色”的、“香”的、“味”的,还是讲究营养的、权势的、金钱的、美色的,那都是既有闲情,又有逸致的人干的事儿。对居家过日子的老百姓来说,能不能把肚子吃饱了,才是最大的“讲究”。正因如此,在老百姓眼里,葱油大饼永远比山珍海味更“实惠”。

读书也一样———

有的人非“图”书不看,有的人非“文”书不取,有的人非“图”“文”兼而有之且并茂之不顾……这是书“脸”上的“读”;有的人不读“正”书,有的人不读“野”书,有的人“正”“野”一起读或者都不读……这是书“肚”中的“读”;有的人读书为求名,有的人读书为求利,有的人读书为求书……这是书“心”里的“读”。

既然如此,无论是快乐阅读、轻松阅读,还是“无意义”阅读……都无可无不可,一切全凭读书者自己的兴趣爱好予以取舍,大可不必惟“我”独尊。否则,就是不宽容,而不宽容的根源乃在于懒惰、无知和私利。让求名者得名,让求利者得利,让求书者得书……就读书本身而言,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毕竟,书是被人“读”的,而不是“读”人的。

然而,我又以为,“读书论”和“吃饭论”一样,隶属于既有闲情,又有逸致的人的生活,对“居家过日子的老百姓”来说,它并不“实惠”。

在我看来,就学校教育教学途径之一的读书而言,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好比“居家过日子的老百姓”,用以指导他们的“读书论”不应五彩缤纷,而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以让他们在“吃饱”的基础上“吃好”,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标准。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只要是孩子,都爱吃各种各样的零食,可零食永远代替不了也不能代替主食,尽管它也有一定的营养。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让青少年先“吃饱”,后“吃好”呢?

我主张“有辨别,不自私”地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借鉴、学习名人读书法、阅读名人开列的书目。这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读书捷径。要知道,凡是真正靠读书读出来的名人,其积累的经验,往往是撞“南墙”撞来的“真经”。借鉴者创造性地阅读并且使用这些“真经”,不但会减少再撞“南墙”的痛苦,而且很可能会飞越“南墙”而去,直接领略“会当凌绝顶”的无限风光。

也许有人要说:学名人就是想成为名人,而想成为名人就是功利主义在作祟。对此,我的回答是:一,想成为名人有什么不好?事实上,人人都是栋梁的理想国,永远是人类高尚的追求。二,功利有什么错?历史证明,彻底逃避功利的做法,只会将人类变得疯狂而不是理性。

教育指南

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认真读书,而且读的都是能够帮助、激励他们上进的好书,于是,很多家长、老师,会给孩子买很多书、推荐甚至要求孩子读很多书。

可是,与此同时,却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不认真读书;更令家长担忧的是,即便他们读了一些书,可这些书中不少是“坏书”,不但不能帮助、激励孩子上进,反而会毒害他们,甚至会把他们引向歧途。比如,带有色情描写的“口袋书”、渲染暴力和血腥的“卡通书”等。

在这种情况下,心急如焚的家长、老师,会更多地为孩子们买书、推荐书,并且更加严格地强迫他们阅读。然而,强迫的结果是,孩子更加不爱阅读,甚至视阅读为一项痛苦的事情。这种在青少年阅读上的恶性循环,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无论如何也打不开的“死结”。

既然如此,上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读书法,便值得借鉴。而在借鉴的过程中,文章中所说的参考名人开列的读书书目,可以采用;但同时,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也许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的方式:同伴荐书。所谓同伴荐书,就是由孩子的众多同龄人,共同互相推荐优秀图书。通过这种方式推荐的图书,因为更适合孩子的阅读品味,而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当然,在同伴荐书时,家长、老师也应该参与进去,在与孩子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向孩子提出自己的读书意见。实际上,孩子们也非常愿意与自己的家长、老师,共同分享读书乐趣。而家长、老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更加了解孩子的阅读趣味,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

不可迷信名校

------------

对真正的教育家来说,把“好学生”培养成才,并不值得骄傲,只有将“坏学生”塑造成质量一流的“教育产品”,才最值得自豪。

随着中招和高招考试的先后结束,一年一度的招生大战,又开始在各高中和大学间展开了。

虽然教育部早已发出不提倡宣传中招和高招“状元”的通知,但放眼各新闻媒体,“状元”们依旧是“披红挂彩,跨马游街”,风光无限。而故意制造这种与政府精神相违背的风景的主谋,既不是惟分数论的家长,也不是惟成功论的社会,甚至也不是为“状元”们提供了舞台的新闻媒体,而是一所所顶着“名校”头衔的学校。它们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大打广告或变相广告的形式,向“状元”及“榜眼”“探花”等高分拥有者发出种种“特别承诺”,如提供奖金多少万元等,以求其为我所有。观察并且思考它们的这种做法,我不禁怀疑,难道名校成了应试教育最顽固的堡垒?

尽快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科学、有序转轨,是政府早已制定好了的大政方针,目的是纠正应试教育惟分数论的弊端,更好地培育全方面健康发展的人才。由于素质教育的效果显著、宣传到位,社会和公众基本上已逐渐认可了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并且尽力配合教育部门做好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工作。

可以说,一个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已基本形成,只要是有志于在素质教育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在不违背科学的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在这方面,教育教学的软硬件设施都比较完备和先进的名校,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它本应顺风而呼,率先垂范。但如果偏偏是它在这方面拉了“倒车”,那就不单是它的悲哀,更是教育的耻辱了。

在这里,我并不完全否认分数是衡量教育效果的标尺之一的科学价值。事实上,分数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检验出一个人智商的高低。也许正因如此,据我所知,世界上还没有一所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除外),尤其是高中和大学,不把学生的分数作为决定其是否入学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从这个角度上说,分数或许永远走不出教育的王国。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陷入惟分数论的陷阱。以“状元”为例,其综合分数或单项分数可能在本地区、本学科中是最高的,但这只能说明其智商或应试技巧高,而绝不能以此为惟一论据,简单推导出其情商也必定高。从这个角度来讲,“状元”充其量只是在某一方面基础较好的“毛坯”而已。

对真正的教育家来说,把“好学生”培养成才,并不值得骄傲,只有将“坏学生”塑造成质量一流的“教育产品”,才最值得自豪。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从孔子到柏拉图,从马卡连柯到陶行知……无不如此。“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对这个道理做了最好的解释。事实上,苏霍姆林斯基本人正是以此为教育信念,将前苏联的一所普通乡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而他的教育论著《帕夫雷什中学》,更成为一部被大家公认为“活教育学”的教育经典。对照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我不知道那些热衷于用种种“特别承诺”招揽“状元”生源的名校是否会 汗颜。

请看一个古老的故事:战国时齐王欲聘颜斶为官,承诺给他以优待:食必猪牛羊,出必乘华车。然而,颜斶拒绝了,理由是他更乐于“晚食当肉,安步当车”。实际上,他拒绝齐王的真正理由是:齐王仅以生活上的优厚条件作为招徕人才的重要条件,足见齐王目光短浅,而真正的士子将很难和这样的国王合作。

以齐王比之于那些以金钱等“特别承诺”作诱饵的名校,二者是否貌合神似?齐王的招数在真高士面前失效了,名校的承诺又怎么不会在真“状元”面前失灵?据此而言,我认为,如果名校再一意孤行地扮演应试教育最顽固的堡垒的角色,那么,总有一天,会自取其辱。

教育指南

名校之所以会成为应试教育最顽固的堡垒,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往往能够培养出“高分数”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社会氛围以及高考指挥棒下,“高分数”这块招牌,无疑会吸引很多家长的眼球,于是,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进名校,就成了无数家长梦寐以求的头等大事。

家长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也完全在情理之中。然而,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却必须首先分析好以下两个问题;否则,尽管你把孩子送进了所谓的名校,但是,孩子最终是否能够如你所愿,却依然是一个难解的未知数。

第一,名校为什么能够培养出“高分数”的学生?诚如文章中所说的,它的教育硬件配套设施,如教室、图书室、实验室等,会比普通学校好,甚至有着很大的差距;它的教育软件配套设施,如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学校风气等,也会比普通学校好一些,甚至也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距。

然而,还有一个原因,家长也必须注意到,那就是名校的生源基本条件,也要比普通学校好。在现有的招生体制下,这些学校往往有优先招生权,还有一些学校,甚至可以在全省、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生源。如此一来,名校仅仅是在这一条上,就占尽了优势。与之相比,普通学校要想培养出与名校一样的“高分数”学生,就会存在比较的难度。

第二,你的孩子是否适合在名校学习?也许不少家长会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哪一个孩子不适合在名校学习呢?可是,答案却真的没有这么简单。理由很简单,既然名校汇聚了大量至少是在应试教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一旦普通的孩子进入其中,就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巨大压力;即便是在学习的进度和紧张度上,那种针对学习基础好的学生的教育教学计划,普通的孩子也很难适应。

在名校中,所谓因材施教,是针对绝大多数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而言的;而由于师德等的影响,很少会有老师愿意为“后进生”甚至是普通学生“开小灶”,这样一来,普通学生在名校之中,常常会不进反退,以至于最终的教育效果还不如在普通学校好。也许有人会说,压力越大,弹性越大。可是,这也是要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压力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则弹性就会消失,更大的压力就会到来。毕竟,孩子不是成年人,他们的心理本身,也处于成长阶段。

分析清楚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作为家长,在是让孩子读名校,还是让孩子读普通校的问题上,你就会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便于做出正确的选择。

------------

教育不是买椟还珠

------------

教育并不是也不可能把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培养成专家、学者,而只能使大多数受教育者有所为于社会。也就是说,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精英。可是,我们的某些教育者却偏偏忘记甚至背叛了这一点,他们常常会犯下买椟还珠的错误。

2001年6月,《教育时报》记者徐结怀,对河南省获嘉县黄堤镇江营学校小学五年级学生陈瑶瑶失学近一年的原因,进行了探访。陈瑶瑶的失学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他的学习成绩较差、有时调皮捣蛋搞恶作剧等,但更重要的,还是学校怕他考试不好,影响学校在镇里的排名。

无独有偶,只要中招和高招考试一临近,因学生成绩较差,怕影响学校升学率及排名而违规驱逐学生,逼使他们在毕业会考后提前离校,剥夺其参加中招或高招考试的权利的事情,在全国各地每年都会大量发生。2001年6月7日,《中国青年报》就报道了山东省莘县实验初级中学驱逐几十名初三学生离校,不允许他们参加中招考试,以借此提高学校升学率的事。据我调查,这种不正常的教育现象,在很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且特别以县乡(镇)一级居多。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教育之于社会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它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塑造人、成就人,使人在经由教育的洗礼之后,能够提升智慧的高度、深厚文明的根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才把它称作“百年树人工程”、“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才把从事教育的人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下最伟大的人”。

我以为,对这些道理,生活在现时代的每一个人,都绝不会提出质疑,更不用说身在其中的教育者了。既然如此,则教育者就应遵循教育的这一终极目标,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使自己真正无愧于头顶荣誉的光环。

教育并不是也不可能把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培养成专家、学者,而只能使大多数受教育者有所为于社会。也就是说,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精英。惟其大众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使我们国家的发展如轻舟飞越万重山。这一点,对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意义犹为重大。

可是,我们的某些教育者却偏偏忘记甚至背叛了这一点,他们常常会犯下买椟还珠的错误:将所谓的“精英人物”看作精美的“椟”买走了,却把真正珍贵的大众当做无益的“珠”丢弃了。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不是教育之果,惟有高高在上的“精英人物”才是教育之实。

2001年5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二中17岁的少年陈魏在救落水儿童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令一些人尴尬的是,陈魏偏偏是一位在学校出了名的“差学生”。在此,即便我们把陈魏的个案当做特例,也无法否定在这个特例学生身上,放射出的确实是最为可贵的人性之光。

事实上,如陈魏之类的“差学生”偏偏能做出“大事”“好事”,仿佛与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悖反的现象,值得我们反省。在全国颇受好评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中的男主角白景琦的成长经历,也是这方面的例证。所以,当教育者为了片面而狭隘的升学率和排名而驱逐所谓的“差学生”,违规剥夺他们参加考试和读书的权利时,这实际上是在背离教育的终极目标,犯着买椟还珠的错误。

教育指南

在重大考试前驱逐“差生”的事情,正如我在文章中所说的,每年都会发生。这还只是体现在学校教育上的。事实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事情,只不过驱逐的形式不同罢了。

学生的“好”与“差”,本来是需要从很多角度去多元化分析的,因为人是复杂的;然而,在升学的强大压力下,慢慢形成了一种单一的视角,那就是:只要学习成绩不够好,不管你在其他方面表现得多么优异,就都会被划入“差生”的行列。学校这样划分,家长也这样划分,以至于学习成绩成了衡量孩子的惟一标准。通俗地讲,就是对孩子进行学习成绩的一票否决。

这种极其片面和错误的人才划分观,是十分残酷,也是十分荒谬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在犯买椟还珠的错误。在今天这样一个讲究多元化竞争的时代中,家长也好,学校也罢,整个社会也罢,都必须及时纠正这种观念;否则,不但孩子身受其害,家庭、学校、社会也会深受其害。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的才能发展是多方面的。他可能不太善于单纯的知识记忆,但却很可能特别善于知识实践;他可能不太善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但却特别具备从事文体艺术活动的能力;他可能不太善于应付死板的程式化考试,但却特别能够把自己的知识综合运用起来,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优异;他可能不太善于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但却特别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创造出另一种十分美丽的成功之花,比如韩寒、丁俊晖……

因而,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我们都需要从孩子身上找到他的优点,找到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地方。而这些优点,这些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孩子所独具的“天分”。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充分发挥孩子的这种“天分”,使他引导着孩子走向成功。

实际上,只要我们认真去找了,就会发现,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天分”,它们就像埋在沙子里的黄金一样,一直存在着。你之所以没有发现它,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或者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去找。而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你被那种片面的学习成绩观,蒙住了眼睛。

了解查字典必读

查字典办学理念

查字典师资介绍

查字典办学成绩

报名常遇到的问题

查字典的退费制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