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越陷越深的“小升初”怪圈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深度揭秘越陷越深的“小升初”怪圈

2010-09-02 15:07:54     标签:小升初升学策略

周六中午11时半,东城区交道口东一所小学附近的马路突然异常拥堵。原本挺宽的三条车道,被在主路上违章停靠的数十辆接孩子的汽车占去了两条。一旁的斑马线上,不少家长正拉着一脸疲惫的孩子匆匆冲过马路。

“奥校放学了,每个周六都这样。”路边,一位停车管理员向偶尔路过被弄得一头雾水的司机解释。

现在,谁家要是有个“小升初”的孩子,家长心里最是“没着没落儿”。韦女士就是这样的一位,她无奈地用“扒皮工程”来指代女儿明年的“小升初”。因为,尽管女儿从三年级起就利用各种课余时间学音乐、读英语、上奥数、补作文……但至今韦女士还是没摸索到通往优质初中校的道路。

虽然,教育部门明文规定“免试就近入学”,年年重申严格“小升初”流程,但事实却颇具讽刺意味地正好相反——择校风不但屡禁不止,且愈刮愈烈。前几年,公共英语在小升初中不管用了,瞬间就冒出了“三一口语”和“剑桥英语”;这几年,“小升初”又在全国范围内成就了一个疯狂的奥数产业。

“小升初”,正在一个无法自拔的怪圈里越陷越深。

现状:好学生难进“重点”校

“你认识某某附中的校长吗?”“你跟教委的人熟不熟?”进入2009年,市民章先生就有点“魔怔”了,只要遇上可能会对儿子“小升初”有用的人,都要搭讪几句。

章先生的儿子在海淀区一所知名小学读书,学习成绩不错,还是班上的小干部。尽管如此,他对于儿子明年的“小升初”依旧十分担心:“万一推优不成,被电脑派位到家门口那所差学校,岂不耽误了孩子?”

章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

上个世纪90年代,按照《义务教育法》中“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教育部门取消了“小升初”统考,以期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然而,学校之间硬件、师资以及升学率的巨大差距,很难让家长们心甘情愿地眼睁睁看着孩子被“派”进基础薄弱校,人们对于优质教育的渴望在取消统考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毕竟,如今家里就一个宝贝,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呢?

“刚取消考试那两年,家长们还觉得比较公平。”据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老师回忆,“就拿保送生来说,孩子们个个百里挑一,除连续三年三好生外,还都拿下了很多奖项,比如全国小论文一等奖、区级摄影一等奖、红领巾读书奖章等。保送这样的学生,其他家长也服气。”

但随后,特长生的口子被越扯越大,以钱、权为背景的“条子生”也开始多起来,“重点”学校为抢优质生源,通过办培训班的方式选拔优秀学生……家长们呢?一方面不惜花巨资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另一方面还要四处托关系找门路往“重点”校递条子。“小升初”之战,比的不仅是孩子,更是家长。

“要不是走‘共建’这条路,我儿子肯定上不了现在的学校。”今年刚刚经历过“小升初”的侯女士深深庆幸自己进了个好单位。

侯女士的儿子就读于一所普通小学,从二年级开始参加奥数、英语培训,各门功课始终保持全优,校级、区级、市级三好学生也拿了“满贯”。但万万没想到,升学时儿子想上的“重点”学校根本没给这所普通小学推优名额。原因很简单,要是区内每所小学都给一定比例的推优名额,这所“重点”校的名额就全满了。多亏侯女士的单位有共建校,最终,儿子终于挤进了外区的一所“区重点”。

显然,如今的“小升初”早已背离了教育部门一开始“减负”的初衷。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