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 父母应该与孩子“交朋友”吗?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家长课堂 父母应该与孩子“交朋友”吗?

2013-01-11 16:12:01     标签:小升初经验

成都奥数网1月11日 有的父母和自己的孩子相处的就像朋友,而有的父母在孩子的面前永远树立着威严。在如何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到底该如何和孩子相处呢?

和女儿玩一款智力游戏,正玩得高兴,却因我的一时疏忽错失良机,与升级“擦肩而过”。这下好了,女儿“恨铁不成钢”的从沙发上跳起来大喊:老妈,你太笨了,怎么可以这么笨?我笑着还没来得及道歉,坐在一边的婆婆先喊出来了:怎么这么没大没小,哪有说妈妈笨的?婆婆摇着头转而对我说,没见过像你这么教育孩子的,由着孩子骂自己笨。还有,什么事都由着孩子讨价还价,还纵容她大吼大叫、顶嘴,整天练得像个辩论选手一样,这样下去,以后怎么得了?

听着婆婆的叨叨,我示意女儿去书房做作业。其实我很理解婆婆的想法和观念,只是我并不认为我的这种“纵容”是错的。我告诉婆婆,孩子现在虽小,却正是形成自己认知的时候,她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想立即说出来,作为家长,又怎么可以打击孩子而只为了让他们对自己“言听计从”?她是会和我辩嘴,但那仅仅是因为我们意见不同,“辩嘴”只是她表达自己意见的一种方式而已,虽然这种方式确实有待改进。

至于她说我笨,喊我“老妈”、“老管”,我更是一点也不介怀。想起我自己小的时候,便一直无奈于与父母的刻板关系,那时候我就想过等长大有了孩子,我要和孩子做很好的朋友。而现在,我做到了,在孩子眼里,我不仅仅是她的妈妈,我还是朋友,我没有绝对权威,我做错了,她可以批评纠正,而作为朋友,喊喊“老管”又何妨,大场合不如是就行了。

你会允许孩子的“没大没小”吗?你赞同上面婆婆还是妈妈的想法?

父母有时会说:“我是想和孩子交朋友,但也害怕助长孩子身上的傲气。”这样说想必是基于父母通常认为的,孩子应该先学会谦逊,未来并非处处按照人们的意愿去实现。

孩子,我想起来了,你是多么天真而又光明啊!这一切在你吻我并道晚安时完全表现出来了。孩子,现在窗外夜色迷茫,我已悄悄地在你床前,我要做你的好爸爸,好朋友;我要跟着你笑,跟着你愁;我要永远记住,你还是一个天真的小孩子。慈爱并非就算尽到了父母的责任。孩子们不会仅仅满足于父母在生活上、学习上对他们的关怀和照顾,还渴望得到与父母在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沟通与交流并非仅仅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亦非大人与大人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的那些关系,其中有着微妙的不同。孩子需要和父母做朋友,他们把这视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或许这正体现了他们自尊的一部分。另外,父母把与孩子交朋友当做一件十分可爱的事情来看待。孩子在想到与爸爸妈妈交朋友时,已懂得了感情。这里不仅有父子、母子亲情的自然流露,而且加入了朋友伙伴间的真挚。这便使得他们之间的情感,超乎于孩子与同龄伙伴之间的那种很容易理解的友情。

在许多事情上,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那里面常常含有某种既爱又恨的心理。对大人的权威的敬畏,使孩子的情感表现方式带育很大的矛盾性。即便是想表达对父母的爱,也常常为某些因素左右或制约,从而感觉到压抑,这使得孩子的一切行为常常带有某种“诡秘”的意味,令做父母的大为不解:

——怎么啦?刚才还好好的?

——你到底想说什么,难道不能明确一点吗?

——干吗躲躲闪闪的,像个小鬼头。

——有什么话还不能对父母说,好像我们要把你怎么样似的。

对于孩子的这种矛盾心理,父母的不理解会使一件好端端的事情变得糟糕起来。因为孩子对大人的爱的方式,绝对与大人对小孩的方式不同,他们表现得更隐蔽。男孩子们会以顽皮的方式干一些引起父母注意的事,女孩子会用很巧妙的方式与父母作感情上的周旋。

这种种情况表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沟通存在许多无形的障碍。父母常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去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行了,有话就说,别拐弯抹角了。”

——“你是不是想说,你爱我们?”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这样不免会让孩子伤心,感到父母并非是想听他说什么或接受他的某种表示。于是造成了情感上的难以交流,父母也不可能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应该说这种失误使他们一次又一次失去了作为慈父良母同时也是朋友的交流的好机会。

在有些事情上,孩子们愿意接受父母的“权威”和对他们的“发号施令”,而另外一些事情上,则希望用平等的朋友式的口吻与他们对话。对于孩子的这种矛盾的心理,比较有经验的父母会以平静的态度作出友好的反应。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孩子在感情上出现了混乱,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非常懂得“平等”之于孩子的意义。正如泰戈尔所说:“爱就是理解。”而朋友之间的理解有时会比父母与孩子间的相互理解来得更为容易,而且也更容易为双方所接受。

父母有时会说:“我是想和孩子交朋友,但也害怕助长孩子身上的傲气。”这样说想必是基于父母通常认为的,孩子应该先学会谦逊,未来并非处处按照人们的意愿去实现。这话固然不错,但是教会孩子谦逊、尊重他人的最好方式,也许正是父母能放下尊严。这样,他们的威严会涂上一层更神圣的色彩。

大人一般来说都拒绝向孩子表明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受,以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不会领悟大人积累几十年经历而得出的生活经验,而把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与小孩子交流也显得可笑,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理解。如果做父母的一心只想着自己与孩子间的距离,自己与孩子所处身份的不同,并时时不忘以此种身份与孩子相处,那只能拉大与孩子情感上的距离。然而,做父母的如果能正确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接受和理解能力,以及孩子在不同时间和场合对父母发出的信息,并据此作出恰当的反应,那么结果就会明显不同。重要的是,孩子们此时会感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了他们所期待的那种感情,就像朋友一样,然而又比朋友间表达得更为深刻和亲切。与孩子做朋友使孩子们终生受益,做父母的同样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体会到的安慰越多,因为孩子与他们之间存在的距离渐渐缩短。

他们无话不谈,父母甚至可以向孩子吐露生活、工作中遇到的苦恼,尽管孩子不一定完全理解。

他们不会感到与孩子交谈有什么障碍,如拘谨、难为情之类的,就如他们与多年的老朋友交谈一样。

他们从未感觉过孤单,无论子女是否在身边。

他们既有尊敬他们的孩子,又有情谊深厚的朋友。

回首往事,他们会感受到父母角色的神圣,并非发号施令的权戚,因为权威并不能带来含有天伦之爱以外的亲切感。

【2012小升初】嘉祥,又见嘉祥-小升初72小时

【2011小升初】面对小升初摇号,我家的备战心得

【2012小升初征文】一个外地生的小升初

同时考取清华北大姐弟俩母亲的交流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