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过去的2012年里,宁波教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教育中长期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了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值此岁末,本刊罗列出了2012年宁波教育的十大亮点,从中可以发现今年的教育实事更加贴近大家的生活,从关怀学生的实习,到保障学生的睡眠和安全,再到破解“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问题,充分体现了教育这个民生项目中的“民生”。
2月
《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办法》实行和“校企通”上线
《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办法》于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早在2009年,宁波就出台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成为国内首个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立法的城市。《条例》确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明确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强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的资金保障,搭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公共服务平台。
为贯彻《实施办法》精神,9月初,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在这个名为“校企通”的网站上,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有怎样的毕业生,有哪些技术专家,这些供需信息,校企双方都可以一一查到。据介绍,这是全国首个专门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构建的创新型示范平台。目前“宁波校企通”平台已整合发布了6000多家各行业协会和企业的需求信息,并将组织多场校企合作项目实体对接会。
试行小学弹性上学和推进“四点钟学校”建设
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始,宁波对海曙、江东、江北三区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上学时间试行弹性制,学生可在8点至8点40分到校。此举主要是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早餐、上学时间,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过九成的家长、师生对该政策表示认可。
这项备受好评的举措在2012年秋季起继续实施,扩展到市三区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对此作了批示,称之为“是小学减负的一个创举”,要求在全省范围内予以推广。
11月底,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多个部门大力推进“四点钟学校”建设,要求从明年1月起,每个街道都要确定1至2所小学,作为“四点钟学校”建设试点学校。到2014年底,我市将全面建成“四点钟学校”。此举将有效填补学生放学后的看护教育空白,缓解各级青少年宫容量不足的问题。目前,宁波已有近200所“四点钟学校”。
3月
“护苗队”模式在全市推广
组建“护苗队”、开辟“护苗绿色通道”、设立“学生爱心避护点”……为保障学生安全,自2011年以来,我市构筑校园“最后500米”安全带,一年多来,校园“最后500米”意外伤害事故基本杜绝。
去年,海曙区发起在24所中小学校周边的86个商铺设立了“学生爱心避护点”,这些商铺义务担当起校外保护学生安全的角色。今年,我市将重点推广“护苗队”、“护苗绿色通道”、“学生爱心避护点”等行之有效的好做法。目前,有海曙区、江北区和江东区55所小学和126所幼儿园组建“护苗队”,奉化、象山、镇海、高新区等县(市)区陆续引进“护苗队”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护苗队”这一做法还受到国家、省有关部门关注,国务委员刘延东对此做法作批示肯定。
7月
宁波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施行
我市第一个颁布的《宁波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于7月1日施行。
《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当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积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发建设城镇住宅小区时,应配套建设学前教育设施。《条例》还规定:镇(乡)、街道应当至少建成一所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非在编教师人均年收入在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1.5倍以上;县(市)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应当不低于8%,不举办高中的区不低于12%;学前教育机构不得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赞助费。
9月
免费午餐享受面扩大
今秋起,我市义务教育段的免费午餐享受面从原定的七种对象扩大到市级经济欠发达乡镇(片区)所有义务教育段学校中宁波户籍和符合条件的非宁波户籍在校学生。
我市历来关注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的改善。于2006年,对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政策;2011年秋季开始,进一步扩大到市级经济欠发达乡镇(片区)所有义务教育段学校中宁波户籍和符合条件的非宁波户籍在校学生。同时市对上述对象学生统一按1500元标准予以30%补助给各县(市)区。
据了解,此次学生免费午餐扩面工程主要是扩大资助对象范围,受益学生人数从1.9万增至4万余人,仅此一项资助金额就达5000万元。
11月
宁波试水现代学校制度
“学校实施采购校服、订购教辅材料、组织活动、代收费用等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 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做出决定。”11月初,宁波市教育局召开的直属学校现代学校制度试点 工作启动会上,确定了宁波中学、宁波三中、宁波经贸学校、甬江职高、宁波万里国际学校5所学校先行试点。此举被学生家长称为是“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发 轫之举。
据悉,宁波市计划用2至3年时间,建立健全现代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框架,为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创造更好的内外部制度环境。
刘佳芬入选“浙江骄傲”候选人
11月中旬,“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2012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在杭州进行了初评。经全省30余家媒体共同推选,从37名候选人中产生了20名2012年度提名候选人物。心怀大爱、勇于创新的市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入选。
刘佳芬在任职达敏学校后,把残疾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心呵护。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提出“突破围墙、开门办学”,努力提升智障儿童能力,构建特殊教育社会支持系统,首创的“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成为中国特殊教育的创举。
12月底,组委会将在杭州举行颁奖典礼,根据群众投票和专家打分,最终产生10位“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2012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
出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
“入优质民办园贵、入公办园难”这一全国性难题有望在宁波率先得以破解。《宁波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试行)》于11月底出台,按计划,到2015年,宁波七成以上幼儿可入读公办幼儿园和质优价平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办法(试行)》提出: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扶植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据了解,作为“国家级学前教育改革试点”,今年我市已得到中央财政拨款1.07亿元,另加上市本级财政5000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降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12月
部市共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
12月初,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与宁波市市长刘奇分别签署共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宁波由此与湖南省一起成为全国首批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
据介绍,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立足宁波教育国际化实际,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推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创新、完善公派出国留学和人才引进机制,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鼓励宁波加大引进优秀外籍教师工作的力度,提高服务国家对外开放能力”六方面改革试点,努力将试验区建设成为区域教育国际化体制改革创新的试验基地,使宁波成为国内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出台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实施办法
12月底,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宁波市出台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实施办法》。《办法》要求各县(市)区多形式、多渠道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保障问题。对确实难以保障就近入学,且公共交通不能到达的农村地区,应当采取措施提供校车服务,条件原则上为学校与家庭距离平原3公里以上,山区2公里以上。
争取到2014年年底使用于接送义务教育段学生的车辆与校车安全国家标准达到一致。各县(市)区政府要充实和加强监管力量,强化对过渡期内承担学生上下学接送任务的学校自备车、专线公交或专业运输公司车辆等尚未达到国家校车标准的载客汽车的管理,使学生接送车辆依法依规安全运行。不落实防范措施造成伤亡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