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5分钟文化圈”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成都“15分钟文化圈”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2010-11-22 10:12:57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青羊区康庄社区,居民不仅有自己的秧歌队、快板队、小品队、健身队,还拥有15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2万余平方米的主题文化广场、1万册图书的社区图书室。这是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在成都,一张覆盖全域的公共文化服务网已基本健全,城乡居民出门15分钟以内就能参加文化活动———这便是成都的“15分钟文化圈”。

城乡一体化催动文化建设

“打牌、打麻将的少了,唱歌、跳舞的多了。这些活动项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康庄社区居民康小琴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进城,或实现了相对集中居住。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呼唤更为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

成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坚持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把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阵地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纳入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目标管理。建设“15分钟文化圈”,城乡居民出门步行15分钟,就可以在文化站找到各类文化服务设施。成都市城区77个街道都有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心、454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综合文化活动室,238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综合文化站,2887个村都有综合文化活动室。

在康庄社区,社区图书馆里有8000余册藏书免费开放。这并不是特例,成都每个社区图书室有8000册的保有量,每月由区(市)县图书馆统一流转,以保证居民能看到最新的图书。

文化与市场接轨“造血”

图书馆、文化站、活动中心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钱从哪里来呢?成都通过改革解决了资金难题,公共文化服务依靠财政投入也依靠市场。

文化站站长享受乡镇中干待遇;区(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常年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标准不变、保障渠道不变,并随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同步增长……成都把对文化投入纳入财政预算,有效保障了各级基层文化阵地的常年活动经费。2009年,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基本公共文化阵地,开展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财政资金全市累计2.2亿多元,基本满足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

成都确立了“以事定费”的原则。在依托自身资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基础上,面向社会采购保障基本文化权益必需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之外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由市场主体供给。九里堤街道文化中心尝到了市场的甜头。中心拥有合唱、舞蹈、腰鼓等数支演出队,原来一直实行“补助制”,演一场发一次工资。与市场接轨后,表演队主动介入商业活动,有了收入,表演队就能自己出钱解决服装与培训问题,减轻了政府负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