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先生的儿子勉励同学们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昨天,是杭州二中112周年的校庆。今年校庆日到来前,杭二中专门请中国美协雕塑委员会的林靖先生,为4位老校友分别做了一尊雕塑。这4位校友,都曾在蕙兰中学(杭二中前身)念书,长大后,他们成为中国各个领域的才俊。他们有不同的身份——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革命家冯仲云、美术家董希文、科学家钱宁,代表着学校培养人的几个主要方向,希望用他们共同的名字,来勉励一代代的二中学子,这个名字叫“赤子”。
在昨天的校庆上,叶翠微校长认为,校庆应该是每个校友的精神日。“不管二中学子日后成了什么样的‘家’,他们都是中国人,都怀揣着一颗虔诚的爱国心。就像当年用追踪方式研究中国儿童心理的陈鹤琴先生,为发扬民族艺术吃尽苦头的董希文先生,在民族危亡关头奋战于白山黑水的冯仲云先生,为治理泥沙拒绝美国高薪毅然回国奔走的钱宁先生。”叶翠微说,今后每年的校庆日,都将成为学校的精神纪念日。这4座雕像,将树立在二中校园里的赤子广场上,他们用温和的眼神,激昂的姿态关照着一批批后人,提醒他们:这片土地上,同学们接受到的教育和道德熏陶,永远是他们日后为人处事的精神支柱。
油画《开国大典》作者,也是当年校友
昨天出席二中校庆的董希文的女儿、董一沙女士,现在也在从事艺术相关的工作。这几年,她专门收集、整理父亲生前的画作和一些文字记录,将这些材料分类汇编起来。
谈起董先生,绕不开他的巨作《开国大典》。当年,毛主席看了董希文先生创作的《开国大典》后评价,这里面有独特的民族形式。“父亲画作里常带有的‘独特的民族形式’,源于他在敦煌,多年临摹壁画。”
董希文先生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有意思的是,三个孩子的名字里,都带有一个“沙”字。董一沙女士告诉记者,这其中包含了一段难以割舍的感情。那几年,董先生临画,整理敦煌的艺术历史,对这片沙漠产生了溶于血脉的深厚情感。为了纪念这份感情,董先生给儿女的名字里都冠了一个“沙”字。
为治黄河泥沙,上下游来回十几趟
钱宁先生的长子钱心毅,对河流水利学家父亲的印象是严谨。钱老先生在1947年到美国深造,师从爱因斯坦的儿子,学习泥沙治理。上世纪50年代初,学成的钱老先生希望回国贡献,但困难重重,钱老先生就和一群留学生,铁定心思要回国报效,几经周折辗转回来。
钱老先生在国内主要做泥沙治理工作,他的人生关键词就是“黄河”、“泥沙”。钱心毅小时候,父亲总在画图,很少跟他玩,并且总是在纸上笃笃笃地戳点,其实那是在标注泥沙的位置,“我总觉得那是很好玩随便画的点点,每回想帮他戳,他都不让我插手。”
这是钱老先生的习惯,他很少跟儿子谈起工作。很多事情,直到父亲去世后,钱心毅自己到黄河流域跑了一圈,才听黄河治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说起。“1961年,父亲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宋木,他当时就很想通过断层,弄清黄河中泥沙的来源。为此,父亲在黄河上游、下游之间,来来回回地跑了十几趟。终于找到泥沙产生的源头在内蒙一带。”当时,科学家工作的条件特别艰苦,据说从西安城里到县里,只能先坐敞篷卡车,再徒步行走,所以像钱老先生这样做调研,一趟就得好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