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家长——取消统一考试是对还是错?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小升初家长——取消统一考试是对还是错?

2010-07-16 00:00:00     标签:小升初常见问题

“择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家长和学生都渴望得到优质教育资源。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择校问题可能会永远存在,但是家长不希望看到采用金钱权利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造成不公平的竞争。即使在教育资源均衡的状态下,学生也要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学校,何况在现阶段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呢?面对小升初,面对择校,家长们又怎样的感想呢?

幼升小家长——不择校的后果有多严重

昨天看了两会专题预告,说今天将要探讨一下关于择校的有关问题。我打算今晚好好关心一下这个话题,因为再过两年,孩子就该幼升小了,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加入择校大军,拼个你死我活。

其实前段时间一直有博友撰文谈关于择校的种种想法和建议,有些妈妈博友甚至身体力行,以自身的实践向我们证明,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趋之若鹜地挣扎于择校大军中,完全可以另辟蹊径,去个普通学校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使孩子不必承担过大的压力等等。

我这人没有那么强烈的精英情结,所以对有些妈妈的做法比较赞同,甚至已经考虑让孩子去个普通学校,人不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吗,如果孩子是个人才,在哪都差不了。正当我努力酝酿这种想法希望它能说服我不去挤破脑袋千军万马地去择什么校时,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现实的案例使我毅然决然地将这种想法消灭,并顿然领悟:之所以所有人人都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择校,也许大家都明白这一点,那就是,通常情况下,起点就决定了终点。虽然同样是起点,而起点层次上的差别往往造就了你终点上的天壤之别,更可怕的是,这种差别往往不是你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

这个案例是这样的:有个高三学生就读于海淀的一所普通高中,在班级及年组中该生名列前茅,一直是在班级保持着第一名的好学生。临近高考,家长请个老师单独辅导,家教老师发现,这个学生第一名的成绩如果放在这个老师所在的学校里面要排到倒数,而且是年级倒数第一差不多,更严重的是,该老师所在的高中是西城区很普通的学校,在西城高中成绩排名中,该校基本倒数前三名,也就是说,这名高三学生在临近高考时才发现自己一直遥遥领先第一名的成绩居然位于整个西城区的末尾,可想而知,这个高三学生的成绩差到何等。

家教老师把问题的严重性跟家长说明之后,家长顿足捶胸,后悔不已,说他们当时是有能力择校的,只是孩子坚持去普通高中,说在哪都靠自己努力,事实上该学生的确很努力,成绩在她们学校也一直很好,只是学生和家长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该校在同城中的位次,只是看到了孩子在该校的成绩,没想到自认为的好成绩居然是岌岌可危的尾巴,更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因为一切都已成定局,无法改变。而家长和孩子却依然很狂热很殷切地希望考上一本院校,即使现在来看根本不可能了。3个月高考前,对于所有高三学生来说,能做到不是如何再拔高成绩,而是如何放松心态,保住以往的成绩不因非智力因素而缩水。

可见,在北京不择校可能会让家长和孩子一时轻松,实则后患无穷。重点校无论硬件软件,师资教育设施,还是生源整体质量,都是普通校无可比拟的,这种环境下对孩子学识,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无疑是如虎添翼。这也就不难说明既然择校如此艰难,甚至花费巨资,还依然会有人前赴后继,看来的确有它横行天下而存在的道理。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在北京我是不敢不择校了,横着膀子也得往里冲,因为我对不择校的后果付不起责任。(作者:佚名来源:网络)

四年级家长——择校,是必须的!女儿今天开学,已进入四年级下学期学习生活。小升初,本以为是个很遥远很遥远的事情,可是现实这么残酷,这么快就把这个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

唉!只能深深地叹一口气!难啊!为什么?为什么教育资源是这么地不公平?为什么所有的好学校,好初中全在市南区?为什么只能划片入学?为什么要凭关系,找门子,还要收那么多那么多的择校费?突然很怀念从前,按考试分数考取学校。这也很公平呀,毕竟是各尽其才,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全凭孩子个人努力,而不添加上家长色彩。唉,再叹一口气。

唉,难啊!择校,不管是幼升小还是小升初,拼的是家长,是家长的关系网和财力呀。与小学生有关系吗?几乎没有,不管你在小学多么优秀,多么出色,能上重点中学的真的也许不是你。这样的事例每年都在上演。

择校,为了上好初中,从小学就开始择校,交上一大笔的赞助费,到市南区的小学去,或者是举家搬至学校附近,或者租个小房子,也有天天奔波于四方和市南之间的小学生一族,早早起床,早早上路,或拼车或挤公交车或私车家专送,然后家长再返回四方上班。孩子来回路上的时间牺牲的却是自己最宝贵的睡眠时间。当盲目地热衷于择校时,考虑过是否值得吗?这是幼升小的问题,扯远了。但足以看出,为了小升初能上个好中学,从一年级就开始做好准备了呀!

争当鸡头还是宁做凤尾?这是我一直考虑的问题。也有权威人士建议给我,不如在四方区找所好学校,好好地做个鸡头。在普通学校反而各方面的能力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得到更多的机会。也有这样的事例:二个好朋友在小学阶段学习不相上下,一个上了所谓的好中学,一个上了二流中学(暂且这样叫,不知对否),当三年过后,考上青岛最好高中二中的却是那个二流中学的学生,并且他一直担任班干部,在各方面能力突出,评上一个优秀干部还加分20。

还有一个说法,叫“择师不择校”。也就是说其实每所学校都有好老师,也就有好班级,与其去好学校上一个比较普通的班不如上“差”学校找个好老师。好老师的教育理念和这个班的学生成员一定也是最棒的。在这种环境下,不亚于好学校。

不能让孩子输给别人,也许这是每个家长最原始的想法吧!小升初,我纠结着。不想在小学阶段再给女儿转学,没有这个实力,也实在是不想,不想放弃这所山东省的实验小学,这个团结的班级,这个负责任的好老师,和每天步行10分钟路程的天时之利。

小升初,择校,是必须的,唉,怎一个“难”字可以了得?

小升初家长——取消统一考试是对还是错?

不得不说小升初免试制度的初衷是为孩子们好,是为家长们好。但是,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是一个错误的制度。孩子们继续且更深刻地沉沦在水深火热的题海中、考试中,搭上的还有家长们的时间、精力与金钱。这是一个让人怨声载道的制度,为什么不结束它的。虽然大家都想对说,快点改掉它吧!但是每个人又都羞于起齿,难道中国人民的觉悟如此之高,全都如此讲政治!

让我们开始联想,一个小升初免试可以有多少关联词语,择校、减负、奥数、学区房、占坑班、剑桥英语、潜规则、区域教育差距、教育资源不平衡……

我觉得小升初免试制度,只有让差学生上到好学校这一个勉强算作优点的优点,其余全是缺点。我有一个朋友的儿子学习成绩很好,如果按照传统的教育制度,比如来个海淀区统考,完全可以上个数一数二的好中学,但是因为片内没有好中学,就不得不择校。你说家长这钱掏的冤不冤啊!为了上选择的名校要交择校费还不说,还要上学校相关的占坑班,占坑班教育质量不行,还得再上其他的辅导班。孩子的周末没有了,家长的周末没有了,学校周围的房价涨了。奥数班、剑桥英语班火了--

的初衷真的是很好,想弟弟妹妹齐起步,想弟弟妹妹再多几年美好的童年。但是实践效果太差了,邓公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难道就不能承认小升初免试错了吗?

请问小升初可以免试,那么初升高可不可以免试?那么高升大可不可以免试?照此情形发展下去,二十年后,估计可以交择校费上北大,交择校费上清华。北大、清华边上,不应该是整个北京城,将到处是私立的培训学校,到处都是帮助择校的黄牛,见人就问“想择校上北大、清华吗?我有关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