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家长:
您好!我是一位小学6年级学生的家长,眼下孩子就要升初中了,所以择校问题迫在眉睫。我女儿是学校大队委员,很懂事,学习成绩在班里也一直拔尖。但说实话,我觉得她属于那种功夫匠类型的,以后随着学科的不断增加,到了新的学校是否还能拔尖,心里不是很有底儿。所以我现在有些矛盾:如果想尽一切办法将其送进市里顶尖的学校,不知在那种环境中她是否能够经受得住竞争的考验;如果让她进普通的初中学习,又恐女儿那颗要强的心受挫。您说我究竟应该如何是好?
专家:
您好!首先感谢您的信任。对于“小升初”的择校心理,在家长中确实普遍存在。考虑到日后成才,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尽可能地得到优质教育。由于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学特长和传统、底蕴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也各异,因此出现择校现象是必然;但是具体到孩子的学业则更多地与授课教师相关,而每所学校都有水平较高的老师,所以择校其实对于提高孩子成绩并没有直接的效果。
从心理角度讲,影响孩子成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学校外,家庭、社区、孩子的主观努力和其周围的人际关系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孩子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环境应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硬环境”是指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评价标准的客观条件,如学校中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学校的常规管理以及教学设备、周边环境等等。与“硬环境”相对应的学校“软环境”是指学校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教师控制和把握的,经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项条件。如学校和班级的风气、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教育方法等等。如果将学校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学校“硬环境”可以说是这个系统中的硬件,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般起积极促进作用,而学校“软环境”则是这个系统中的软件,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在这一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软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抑制,就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
这种影响的最直接后果是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在此,不妨举两个实例。一位在小学学习成绩居中上游的女孩。家长费力将其送到一所民办公助的初中。在那个班级里,学生普遍成绩都不错,所以这个孩子每天作业都写到将近半夜12点,可是名次却总在后几位。一来二去,自信心也越来越差了,再后来,脾气越来越坏,父母一问学习的事儿就急眼。为此她的父母期望值简直就降到只要女儿不生气就行了。还有一个男孩,家长也是求人花择校费使其进了一所重点中学,结果遇到的班主任课的确教得不错,但在教学管理上也以罚打学生闻名。他所接管的班级中,男生没有没受过体罚的,多数男生都挨过打。这个男孩性格比较内向,因承受不住这种粗暴的管理,结果出现了一上学就偏头痛的毛病。后来经心理医生诊断,这是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疾病--焦虑、抑郁的躯体表现。后经专家指点,家长给这个孩子转到另外一所学校“硬环境”也不错的学校,特意选择了一个善解人意的女教师,结果这个男孩的“头痛病”很快好了,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也都上来了。
看来,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只选对了学校但没有遇到适合他的教师,也就是说“软环境”没选好,那么可能会事与愿违。
由此不难看出:家长如果单纯抱着“名校出好学生”的心态去帮孩子择校,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判断一所学校是否为“好学校”,不能盲目跟风,要先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在那里学习,重点看看那里有没有适合孩子的“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