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改革举措 广州三大考未来走向何方?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教育部推改革举措 广州三大考未来走向何方?

2013-12-18 18:36:34     标签:小升初资讯

教育部的改革措施如何落地广受关注

教育部近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 如何落地执行引人关注

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之后,教育部先后公布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比如高中的招生名额要拿出来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照顾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重点解决小升初难题等,这些改革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各个阶段,集中体现在小升初、中考、高考“三大考”。教育部的改革措施如何落地,广州三大考未来走向何方?本期《求学指南》为家长解读教育改革在广州落地的种种可能。

(一)小升初

举措1:19重点大城市小升初免试入学[点击查看详情]

教育部准备近期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做好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的通知。这19个重点大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同时,教育部要求有关地区完善有关政策,跨区择校学生要低于10%。

解读:免试入学要求取消公民校的任何考试

广州今年小升初的动作很大,显然与教育部关于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有关。取消考试是小升初改革的大势所趋。取消考试之后,民校如何招生,这是摆在广州最为现实的问题,也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广大家长而言,既希望孩子在小升初的过程中减轻升学压力,同时,也希望拥有一个公平的升学环境。不可忽视的是,公校的择校考也是一股“隐性”的考试力量。教育部要求跨区择校学生要低于10%,就是尽可能减少择校的人数与规模。广州如果要取消考试,也要把公校的各类“隐性”择校考和“点招”纳入管理规范的范畴,否则,“明考”不在,“暗流”会更加厉害。

举措2:不允许拿等级证书当“敲门砖”

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免试就近入学,要合理地划定入学的范围,小学和初中尽量进行对口直升。城区的学校难以划定一对一对口直升的,可以是多校对多校、多个小学对多个初中。其中,有的初中报名人数超过了招生人数,采取摇号和电脑排位的办法。不允许入小学和入初中的时候拿着各种等级证书来作为“敲门砖”。[推荐:广州“小升初”入学政策未明 累人“杯赛”再成香饽饽]

解读:没有监督,证书的作用难以降低

今年小升初取消考试的声音传出之后,各种杯赛一夜之间热了起来。教育部似乎有先见之明,规定不允许拿着各种等级证书作为“敲门砖”,但是,在这没有考核、没有监督、没有惩罚的背景下,这句话很有可能成为“空话”。

在未来的广州小升初中,由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类竞赛证书,依然会有相当的含金量,也是小升初获取面试资格甚至直接录取的“敲门砖”。

举措3:小升初

重点抓信息公开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促进信息公开,比如招生人数、县区范围、特长生招生人数、招生过程中邀请家长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招生结果向社会公布等。信息公开是教育部在2014年在小升初方面要抓的一项重要工作。

解读:小升初面试最好有家长参与监督

“信息公开”对于小升初来说很重要。目前绝大部分公校的小升初都是暗地里进行的,公校的择校计划是多少,怎么招生,招什么人,招多少人,这些信息普通大众都无从知晓。今年,民校和外国语学校很有可能采用面试的方式来招录学生,要确保面试的公平公正,必须加大信息公开的力量,最好全程录像,或者由家长组成的第三方监督力量参与。教育部把信息公开作为2014年在小升初方面要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可见,只有将小升初放在阳光下,才能尽可能减少小升初乱象。

(二)中考

举措1:高中招生指标到校50%为宜

教育部负责人说,高中的招生名额要拿出来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分配到各个区域内的初中,让薄弱初中的学生也有机会上好的高中。当然,高中名额分配多大的比例为好,教育部没有一个明确的提法,就是有一个下限,至少是30%以上要拿出来分配,搞指标到校。该负责人表示,“各地有的搞到40%,有的是100%,我感觉50%的指标到校为宜。”

解读:广州30%的指标分配只是下限

广州的指标到校经过一波多折之后,才有了最终结果。目前成文的规定是:指标到校三年后实施,示范性高中拿出30%的比例进行分配。这可能会令小升初民校考试有所降温,有些学生会安分地留在地段派位的公办初中,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三年后拿到指标。然而,30%的指标分配比例对于择校热的降温还远远不够。按教育部的要求,50%的指标到校才为宜。当示范性高中一半的招生指标分配初中之后,整个中考的招生格局才有望打破,小升初看重名校和民校的择校之风才有望降温。

举措2:合理制定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教育部负责人表示,中小城市要放开随迁子女的入学,来者不拒;大城市要合理地设定入学的条件,尽量满足留守儿童的入学需求;特大城市要合理确定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给予实事求是的安排。

解读:广州异地中考考虑了公众意见

目前,异地中考政策经过两轮公众意见征询,已经形成了建议提交给广州市招生委员会进行决策。广州异地中考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异地中考设置3年作为过渡期,即从2017年开始实施;二是公办高中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的比例不超过8%。8%的上限确实不会对本地生录取带来冲击,但对于六大名校而言,情况则有细微变化。据了解,前六所名校今年招收外地生的比例分别是省实21.8%,华附11.5%,广雅9.4%,执信7.9%,二中6.3%,六中7.3%。如果按照新政8%来算的话,省实、华附、广雅招收外地生的数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执信、二中、六中招收外地生的数量是会增至8%还是维持现状,则要看学生填报志愿以及考试录取。

(三)高考

举措1:

英语不再统考

学生自选一年多考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解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称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此番改革引发最多关注的是高考不再统一考英语,由学生自主选择一年多考。据悉,明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有望首先体验新的高考政策。

解读:“一年多考”打破“一考定终身”

虽然教育部出台了高考改革的时间表,但广东版高考改革方案仍没有时间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还有待教育部公布具体方案后才能制定。长期占用中国学生大部分时间的英语学科,成为此次改革的重点。今后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英语学科实行“一年多考”,打破了“一考定终身”带来的缺陷。英语社会考试以等级划分,不同专业有不同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选择,这样更合理。

举措2:不参加高考也可上高职

在教育部高考改革设想中,提出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解读:应该大力推广高职单招

高职高专院校实行自助注册入学形式,不用高考就能上高职,这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其实,广东部分高职院校早就获准进行单独招生,报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并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高考。今年,广东共有22所高职院校参与,单独招生人数为9475人。相对于高职院校的招生总计划,目前试点单招的比例并不高,其仅限于一些示范性和骨干类高校。高职院校不用高考之后,其录取依据主要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由于目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测试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的各科,主要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招生评价标准,未必适合高职院校,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仍须探索。

举措3:高中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部负责人表示,高中阶段要开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把它作为国家级考试,以便高校录取时参考,提倡等级呈现。高中还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既不用百分制,也不用等级制,而是采用写实的手法来反映学生在高中的表现。

解读:高中综合素质评价适用于自主招生

高考改革的方向是实行分类招考,将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招考分开。与之相适应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否也应该作相应调整,比如分为报考本科院校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报考高职院校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供各类高校在录取时参考。用写实的手法来进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是个新鲜的做法。这种做法比较适合于高校自主招生,高校可以通过学生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更全面的视角来选拔人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