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奥数网讯:在某些传统的中国观念里,家庭教育局限于家庭,父母是天,他们的言行永远是对的,是为孩子好。于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习惯了发号施令,而孩子则是按部就班,失去自己的积极思维,这样的行为非常容易使孩子的身心受挫而产生自卑心理且产生很大的对立情绪。
在教育上,更多的家长关心的是成绩。这也可能归结于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升学的压力使家长不得不以孩子的成绩为关注重点。家长们会单纯的认为自己拼命工作已经把所有的都给予了孩子,孩子则必须要听从自己的命令,读书、写字、考高分。至于课外活动、体育活动和一些玩乐是能禁则禁。然而,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并不只是局限在物质层面。建议家长不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更多的精神引导。让孩子从心理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对其的关爱,哪怕在物质上他们的家庭环境只是足以使其吃饱穿暖。
家长多鼓励孩子进行创造,把书本知识变成实践,不局限于他们过度专注于课内及书本。一个在心理上得到满足的孩子,的确是会更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并且为此积极迈进。
点击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