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经验 值得思考的九个教育现象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小升初经验 值得思考的九个教育现象

2009-11-02 09:11:07     标签:小升初经验

小升初经验 值得思考的九个教育现象

孩子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我也在09年春节前后稀里糊涂中被卷进了小升初的大潮中,很多朋友都告诉我动手晚了。由于涉及到孩子的未来,我没敢马虎,就多花了些时间了解一些情况,没想到还真的发现了一些问题,引发了我对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些思考,总结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关于精英教育与义务教育

社会的发展靠什么样的人才?我想应该是有普遍的高素质的公民,还有少量的社会精英,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能还是少数的精英人才。国家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目的是普遍提高国民受教育的水平,做到多出人才,为社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作为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理应全面的贯彻落实。但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缺少了精英我们不可想象,我们中小学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如果不承认孩子的差异性,在贯彻国家义务教育政策的同时,放弃精英教育我觉得是教育理念的一种误解,将会对我们国家出好人才方面起到相反的作用。

我们必须承认,孩子的天资是有差异的,能够成为精英的肯定是少数,在做好义务教育的同时做好精英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考虑的。当然面对每个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子女成才的心理,我们理解,但如何理性的看待,科学的为孩子的未来考虑,恰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去引导的。

从学校的方面来讲,如果一所学校培养的都是普通人才,不能够培养出精英人才,这所学校不可能很有名,学校的知名度和名誉度也不可能很高。想想知名的国外大学,再想想国内的清华和北大、北京的重点中小学,哪所学校不是因为培养出了精英人才才受到社会热捧的。因此,作为一所学校,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长观、升学观,与家长一道,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将最合适的教育资源用到孩子身上,让孩子真正健康成长。

作为社会民办学校,要想在公办学校生源都面临不足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必须要重视精英教育和特长教育。试想,如果一所学校对孩子非常的了解,能够对孩子进行综合的科学测评,依据孩子的智力水平、爱好和兴趣、性格特点与家长一道共同为孩子设计成长之路,肯定会受到家长的好评,很快在社会上出名,同时也可以减少家长们的盲目性,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教育主管部门,遇到择校等问题一味的压制实际上是在不承认孩子的差异性,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除了有政策制定、合理引导的职能外,我觉得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解决:第一,选拨优秀的孩子特殊培养,采用实验班等方式,让智利超群的孩子有机会接受精英教育;第二,让民办学校办出特色,成为特长孩子,优秀孩子成长的途径。

二、小升初学校和家长应该做什么

该小升初了,我几次去问学校,想得到班主任、小学部领导关于我家孩子小升初的一些建议,但都被告知学校不管,由学生家长自己去折腾。无奈之下,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到处打听小升初的消息,往年的政策还有今年各校的活动进展情况,搞得很多家长提小升初就头疼,劳神费力浪费金钱,没法安心的工作。孩子也由家长带着盲目的去参加社会上的培训班,占住很多的坑,疲惫不堪。

仔细想想,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孩子六年来一直在住校,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全班孩子的学籍情况、户籍情况、兴趣特长、学习生活情况等老师们比家长更了解,尤其是孩子之间的横向比较老师了解的更全面。面对涉及孩子将来的重要选择关头,老师们是不是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家长坐下来科学理性的进行分析,结合孩子的智力水平、学习情况、特长、小升初的政策等共同制定一条适合孩子发展的路,推荐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就读,引导家长和孩子树立正确的升学观、成才观。现在企业都强调要给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我们老师和家长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因材施教,给孩子一个适合的发展方向,减少盲目的参加培训班,盲目的择校。

教育管理部门不允许择校,我想政策的初衷是要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但绝不是反对因材施教,绝不是反对给孩子适合的发展之路,也绝不是放弃精英教育。社会上的实验班、课改班、特长班我想就是满足孩子这种需求的。我们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表面上在严格落实教育管理部门的规定,但实际上没有起到正面的作用,反倒致使很多的学生盲目参加辅导班增加了负担。作为家长我们都能够知道现实的情况,我们的老师们应该更清楚,却反而在装糊涂,没有充分发挥教学工作者应起的教育引导的作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