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小升初热议的话题就是“杯赛”。这边,各种原官方杯赛要么取消,要么转为民间承办,这让原本希望通过参加杯赛走小升初捷径的一部分考生突然没了方向;另一边,由于官方杯赛的取消,民间杯赛纷纷涌出,原本少数人的杯赛游戏突然变得大众化。对于杯赛,家长到底应该如何面对?
相比于备考小升初笔试,走“华杯赛”并非捷径
民校可以通过笔试招生的时候,杯赛只是少数人的游戏。作为“小升初”认可度最高的“华杯赛”,每年广州赛区只产出300名小学获奖者,相比于全市12万的小学毕业生,这个数字可谓凤毛麟角。虽然每年市奥校招近千人有10万人赴考,但大部分家长心里明白,孩子只是重在参与,真正从一年级就朝着杯赛目标进军的家长少之又少。
很多学校都对“华杯赛”获奖者青睐有加,并给予免试录取、减免学费或奖学金的优惠。比如,华师附中开办的广东奥校初中部几乎都是“华杯赛”获奖者;广大附中的“奥数基地班”;广雅实验学校、二中每年也有10余个华杯赛获奖者。
经历过小升初的家长都明白,相比于备考小升初笔试,走“华杯赛”获奖而被名校录取的所谓“捷径”其实要艰难得多,这要求孩子既有天赋,又要感兴趣。不过,学校为了升学率需要优质生源,家长又希望孩子进名校,学校和家长双方的默契助长了杯赛的市场需求。
外国语学校家长经验谈:成功主要是靠平时积累
从今年开始,外国语学校首开小升初面谈先河,在正式的面谈细则公布之前,关于外国语学校面谈的各种猜想版本也满天飞,今年四五月正式的面谈方案公布到六月底外国语学校面谈结束,大家都傻眼了,没想到面谈方案和具体面谈会如此出人意料。被广州外国语学校录取的学生家长,他们谈得最多的成功经验就是“主要靠平时积累”。所以,对于明年小升初民校面谈的各种猜想,家长要保持冷静和淡定。
杯赛只是锻炼孩子能力的一个平台,孩子通过这个平台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与其他同学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