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办分校会不会拖累名校本身的教学?办分校是不是均衡教育的捷径?连日来,关于省城众多中小学名校大办分校一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对此,合肥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昌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名校所办的分校最终将会走上属于自己的特色办学路,不会一直处于名校的“庇护”之下。
办分校不会拖累名校
“名校办分校最终会将拖累名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办分校达成均衡教育是吃大锅饭。”家长们的话虽然可能有所偏颇,但他们的担心却值得关注。那么多的分区和分校,名校能顾得过来吗?
“其实这是对于学校管理能力的担忧。”按照姜昌根的分类,处于同一校长管理下的分校只能说是名校的“分区”,而拥有自己的校长和管理团队的分校才是真正的“分校”。从合肥市以往的经验看,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名校办学规模扩大并不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有时更是双赢的效果。
以合肥一、六、八三所中学为例,在实施三校联合招生之后,这三所学校的办学规模都扩大了数倍。在此之前,很多人也担心合肥一中的牌子会被“砸掉”,但事实证明,合肥一中依然保持着名校地位,而合肥六中和合肥八中则也随着联招有了很大的发展。
对于学校来说,师资和管理是最关键的,这也是名校不会被分校“拖累”的原因。“现在每个学校的起点本身就较高,主要是师资以及硬件上,新校缺的只是经验,而通过名校的带动和互派交流,这些都得到了解决,对于名校本身并无多大影响。”姜昌根介绍说,合肥市目前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中,15%的老师都参加了支教和到薄弱学校交流,这已经成为教师评定职称的一个重要标准,这部分教师成了分校的主力。而从近年来合肥市中考的表现也可以看出,名校的教学水平并未受到冲击。
分校成熟就能“放飞”
对于名校办分校,一些观点认为,不能将此作为均衡教育的一种“捷径”。而据姜昌根透露,从教育的规划和发展看,作为独立法人的分校挂着名校的头衔只是暂时的,最终它们都将独立,拥有自己的特色。
据了解,目前一些名校的分校采取的是共享部分师资和资源,但分开管理的方式,此类分校也是受争议最大的。“分校只是一种办学模式,是均衡教育发展过程中众多措施中的一种,最终这些学校还是要走出自己的特色。”据介绍,目前名校办分校主要是为了借助名校的资源以及教学理念,希望以名校来带动分校的发展。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需要具备自己的特色,因此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划,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分校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教学和管理已经成熟到一定地步,他们将不再“顶着”名校的名字。事实上,目前省城一些分校已经改变了学校的名称,但是其教学依然得到家长的认可。
姜昌根告诉记者,发展均衡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断摸索之中,不同区域实施的方式也不相同。例如庐阳区采取的是捆绑式,让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进行教师交流,结对子共进退。瑶海区是包班制,即让一个班级的师资全部由名校来配备,以带动该校其他班级的进步等。
名校规模将逐渐扩大
从最初老城区的四所小学整体搬迁到北部城区后,省城老城区的教育布局调整一直没有间断。而随着明年一批分校、新校的建立,这样的布局调整还将继续。据悉,今后的布局调整将渐渐从老城区学校的搬迁,发展到一些名牌学校规模的扩大,同时辐射到偏远地区。
虽然近年来老城区的学校撤离不少,但是从生源来说,教育资源依然有些过剩,城区的生源数已经不能满足招生的需要。而另一方面,老城区学生对于优质学校的需求又那么强烈。在此情况下,合肥市除了将一些城区学校撤并或是搬离外,还将通过扩大优质学校的规模来满足城区生源的需要。“45中的异地办校也是其中一个例子。”姜昌根告诉记者,虽然合肥市45中已经确定要搬到桐城路原合肥市师范附校那里办学,但是六安路的校址是不是继续保留还未有定论。另据了解,早前曾有说法,合肥市45中的六安路校址有可能作为六安路小学的新校址,因为现在的六安路小学校园规模太小,但这一说法也未获权威证实。
2012合肥小升初入学途径及备考战略
合肥市十二所重点中学信息整理
小升初家长谈合肥寿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