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快讯]并校能否缓解“择校”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教育快讯]并校能否缓解“择校”

2009-05-22 10:05:15     标签:小升初择校

创建于1889年的百年老校广州培正小学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尽管校庆大典在即,可此时摆在校长张淑华案头的却是另一项重要任务:实施海印苑小学并入东山培正小学的合并改造方案。

“这项方案涉及基建改造、校产管理、教师培训等20项任务,必须在今年9月1日开学前全部完成。这是我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张校长说。

紧锣密鼓迎接并校

地处广州市中心的越秀区是老牌教育强区,也是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区之一。区内拥有一大批历史悠久,办学质量好的老牌名校,每次区内进行教育改革,都会引起社会的关注。

东山培正小学和海印苑小学的合并,就是今年越秀区优化教育资源的举措之一。3月底,越秀区教育局向媒体通报了今年该区12所中小学校合并调整方案,其中就包括“海印苑小学并入东山培正小学,撤销海印苑小学校名”一项。

为什么要并校?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局长蔡定基告诉记者,这是由于目前存在着教育优质资源丰富但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择校现象持续升温,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名校与普通学校合并有利于带动普通学校的提升和发展,也有利于遏制择校现象的蔓延。

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的培正小学和海印苑小学,教育资源上的差距却极大。

由于历史原因,无论是硬件设施、教学质量,还是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培正小学都是区域中的“龙头老大”。仅从一个细节就可以体现出该校的“老大”地位:越秀区的所有小学生都已经统一穿上白蓝色的统一校服,唯独培正小学保留着自己红蓝“校色”的校服。

不远处的海印苑小学却是另一种情况。“虽然环境也很优美,但规模实在太小了。”刚从海印苑开完协调会回来的张淑华向记者介绍,海印苑小学全校只有12个班级,28名教职工,占地面积几乎只有培正小学的1/4——因为规模太小,根本达不到市一级学校的评比标准,连区一级的标准也只是刚好达到下限。

今年9月份两校正式合并后,海印苑小学的面貌将焕然一新。根据合并方案,两校将彻底打破管理壁垒,培正小学将把整套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甚至装饰风格都带到海印苑,教师也将从8月份起共同进行校本培训。“马上就要开始新学年的小一招生了,海印苑小学地段的招生也已经确定放在培正一起进行,让学生和家长感觉到两间学校就要真正变成一间了。”张校长说。

蔡局长告诉记者,通过学校的整合,扩大名校的辐射力度,促进学校之间的设施设备共享、课程共享、师资共享,可以使得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海印苑小学为例,合并到培正小学后,将增加省一级优质学位552个。

然而并校毕竟涉及到不少现实问题。“大到校园装修方案、校产清算移交,小到改造工程车辆进出以及未来家长接送学生的停车带划分,等等,这一切都要在9月份开学前全部完成。”张校长坦承,在学校合并的准备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

尽管如此,最近培正小学对本校教工一项关于并校看法的调查却让张校长感到鼓舞:绝大多数教工都很支持这次并校调整,也不介意今后被安排到哪个校区工作。“这种包容的胸怀令我感到特别安慰。”张校长表示。

并校不是唯一手段

广州市第七中学与培正小学仅一街之隔。每年夏天刚到,广州市第七中学校长王敬民,就开始犯难了:夏天是升学考试和招生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通过各种关系表示要择校或“捐资助学”进入学校的人总是特别多。

虽然七中不在此次合并方案中,但也是该区域内公认最好的名校之一。

“目前确实存在择校过热的现象,而我们为均衡教育资源所做的一切努力,目的也是为了有朝一日彻底消灭择校行为。”按照蔡局长的设想,并校并不是均衡教育资源的唯一手段。构建学区管理模式、名校集群化、教育集团化,这是越秀区优化教育资源的主要方式。

蔡局长向记者介绍,越秀区把区内的中小学分成10个学区,每个学区由不同层次的几所小学或初中组成,学区内的学校通过深度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形成资源共享的教育联合体。

广州市七中处于中学第一学区。作为这个学区内学校的“带头大哥”,校长王敬民成为了学区的负责人。他说,学区并不仅仅是概念上的联合,事实上学区间各所学校校际交流非常频繁:不仅教师交流到其他学校上课,学生也能打破校际之间的传统壁垒,使用学区内其他学校的教学资源,这在以前都是很难实现的。

和七中同处一个学区的七十九中学算得上是所“袖珍学校”,校园面积十分有限,运动场地非常狭小。现在,七十九中的学生可以到附近的七中使用运动场地和设施上体育课。“一位七十九中的学生告诉我,过去他们体育课上只能练‘蛙跳’,现在终于可以‘自由飞翔’了,这句话令我印象很深刻。”王校长说。

王校长向记者展示了学区内各校近几次大考的成绩统计,通过校际交流,一些层次较低的学校成绩显著提升;而七中等重点学校的成绩并没有下滑,实现了共同进步。

学区间的教师交流是学区建设的一大特色。按照王校长的话说,越秀区内的教师已经由“学校人”逐步过渡为“学区人”。这在区教育局的学区管理模式方案中,还做出了明确规定:“校级干部晋升高一级职务需要有参与学区建设的经验,干部教师晋升高一级行政职务、骨干教师聘任中学高级教师或小学高级教师职称,以及教师参加区级名教师、名班主任评选的,均需要有学区挂职或异校交流工作经历。”

力争完全取消择校费

既然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那么备受群众诟病的高中阶段择校费能否取消?“作为校长,我是最希望取消择校行为。上千个关系‘竞争’这200个择校名额,有时候会感觉‘难以取舍’,谁都得罪不起啊!”王校长半开玩笑地说。

教育部门同样致力于最终取消择校费。据了解,目前广州高中阶段的择校费等政策是由物价部门制定发布,教育部门遵照执行,对于分数、名额、费用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虽然有明文禁止,但在现实生活中,择校的需求依然十分旺盛,在义务教育阶段,仍有通过“捐资助学”或转学等方式进入名校的择校行为。

按照教育部门的设想,越秀区此次合并部分学校的初衷就是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解决择校过热现象的经验。然而并校消息公布几天后,两则媒体报道让人“大跌眼镜”。

据称,并校后随着东山培正小学招生路段的扩大,合并后的海印苑小学周边的楼价立即上涨了约10%。另外,有家长表示原本为子女准备了入读海印苑小学的捐资助学费用,合并后立即参照培正小学的“收费标准”有所提高。

这些现象的产生,显然是对教育部门并校目的的歪曲。作为越秀区教育部门负责人,蔡局长对此虽然很无奈,但也表示理解。蔡局长认为,择校只是表象,其背后的原因是政府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无法在短期内满足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现阶段还不能取消择校费,允许捐资助学行为的存在也是无奈之举。”蔡定基认为,择校行为是个综合问题,其背后的背景和原因非常复杂,需要在经济社会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缓解。

“只有发展到学校之间已经不存在差距的时候,读哪所学校都一样了,择校行为才会自然消失。但现阶段如果强行取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蔡局长说。

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曾在省人大记者会上表示,取消高中择校费一直是教育部门努力的方向,然而择校费是个综合问题,不是单一方法可以解决的,如果有些地方条件成熟,省里肯定支持试点取消择校费。据了解,在取消择校费的这条漫长道路上,广东已经采取了取消义务教育等级学校的做法,以统一的规范化学校取而代之,目的就是希望缩小学校差距。

在蔡局长看来,越秀区通过学区建设、名校集群化、教育集团化等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距离实现完全取消择校费的条件会越来越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