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月份,小升初这场无硝烟的战争还是正式打响,家长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备考状态。仿佛就连广州的空气开始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今年的小升初比起往年彷佛让家长们更加迷茫和不知所措,这全都因为突然杀出来的“广州中考新政”。
今年的中考要实行指标到校,打乱了很多家长们原先就制定好的择校计划,很多家长现在面临着迷茫状态,是否应该考民校还是坐等电脑派位;“分区招生”政策的出台更让家长们不知道是否应该跨区择校。其实小编认为在新政之下,家长们择校应该保持冷静,我们择校不是要择最好的,而是最合适的,不要盲目把目光聚焦在排名前列的学校,因为排在前面的学校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如今择校都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除却成绩因素,学校的办学特色、理念、思路包括环境等,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特别重要。家长应更多地考虑这些因素,同时也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征来选择,这样学校和家长才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契合度,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求学和成长。
那么,在新政之下,小升初家长们要如何择校才是科学合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给您的择校“四看”建议:
第一,看分数榜。虽然光看分数,价值取向显得过于单一。那分数究竟要不要看?还是要看,只是家长务必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量力而行。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对应的总是辛勤的付出,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学业负担和课业压力。
第二,看“特色榜”。现在优秀的学校很多,在氛围、软件、硬件上都各有出挑的。这时候,家长不妨考虑选与自己孩子发展方向相契合的学校。比如孩子外语成绩比较突出,就可能选择外国语学校。
第三,看氛围。就是学校的各类设施、学习氛围,包括校舍环境等,是否符合孩子的个性特征。
第四,看交通。本着便利的原则,家长一定要考虑学生上下学的时间成本,在路上若需耗费过多的时间,对孩子的学习发展是颇为不利的。
除此之外,家长在择校时还要考虑经费问题。如果这个家庭在学费支出方面负担不大,可以考虑民办初中;如果在经济方面不是那么宽松,建议还是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公办初中上。公办学校优秀的也很多,选择对口学校的一个好处就是,孩子可能会有一些熟悉的邻居、朋友等,更有利于他们平日的沟通交流。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如果希望对口进入公办初中,学生家长还需关注该校的对口地段,可能每年的地区划分会有微小的调整,详细情况可以去相关学校或者居委会了解。
【相关精彩报道】
一个高中老师对指标到校的看法
最易受到指标到校冲击的三类学生
不断演变的指标到校 盘点指标到校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