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三区分家前夕资源分布解析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广州老三区分家前夕资源分布解析

2015-03-18 20:51:17     标签:小升初择校

广州老三区越秀、海珠、荔湾,一直是小升初升学的重点关注的区,其资源分布是怎样的,家长们有所了解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基础状况

(一)基础人口

2011年广州市人口普查公布过各区常住人口数,海珠155万,越秀115万,荔湾89万,当然这个数字口径比较模糊。

(二)小学教育

这个与基础人口素质有很大关系,没有拿到什么量化标准。

以模糊判断,越秀>荔湾=海珠,因为之前老三区中考是一锅饭,所以小学并不急,就近入学居多,小学水准和人口素质大致对应。

以后拿着两张门票的,担心夜长梦多,也许会再幼升小阶段一步到位入越秀。

(三)初中水平

1.中考成绩

越秀、海珠这几年一直有人贴出过中考排名榜,荔湾的平均分、内部排名从来未公布过。依照数据,越秀>海珠。荔湾水平只能考判断,依照印象,荔湾与海珠等同。但实际不是,从某个机构透露的数据,2012年中考超过提前批控制线(635分)的人数:三区合计10462/29495=35%,越秀区4882/11414=43%,海珠区3439/10436=32%,荔湾区2141/7645=28%,海珠荔湾都未达到三区平均数(即越秀一家拉起总体),荔湾初中成绩比海珠还要低。(注:2013、2014三个区初中毕业人数与此相当,所以可认为一个稳定数据)

所以实际中考平均分排名:越秀>海珠>荔湾

2.初中性质结构

以初中毕业生与总人口比较(本来与小学在校生比较更合理,但没有小学人数):三区29495/359=82.2人/万人,越秀11414/115=99.3,海珠10462/155=67.5,荔湾7645/89=85.9。这里看海珠在外流,越秀在接收,荔湾大致平衡(略有接收,那5所民校收流入生以白云居多)。

其实越秀、荔湾也不是只入不出,只不过接收的超过流出的而已。例如越秀区仍有一些低端的外地人口,但一所民工民校都没有,这部分肯定要外流的。

类别
越秀
海珠
荔湾
三区合计
备注
公校
34
23
20
77
 
高端民校
3(含明德)
4(含北附)
5
12
名校办民校
低端民校
0
9
13
22
外来工民校
不好定位民校
0
1(海珠)
1(立贤)
2
有别于上两类结构
初中校数
37
37
39
113

这张表可以明白越秀区的中考平均分如此之高,因为没有低端民校,外来工子弟都送到外区去了。也明白为什么海珠区比荔湾区高,看看低端民校的数目就知道。

3.初中成绩结构

档次
越秀
海珠
荔湾
周边区民校
700+
育实、应元
六课、中附
荔雅
白雅、省附
680-700
侨外(临下界)
珠中、海实
西外、聚贤
苏元、新世界
650-680
明德(预估)、省实、广附、铁一、2中,八一、7中,16中(后3个临下界,有时不到)
南实
真实、西实、一实、岭南湾(预估)、逸彩(预估)
暨附、工附、培实、80实、广外外校、新黄埔一批新校(预估)
600-650
培正、育才、3中、越外
5中、南武、9741、江南,北附、海珠、绿翠(后3个临下界)
1中、4中、南海
华美、桃园、梓元岗、广外附、庆丰
尾端
480分以上(8225、长真、37等)
480分以下的一大堆,最低的几个不到400
无数据。比海珠区只会更糟糕

从这里可以看到,综合最强的越秀区,并不是每个分段都比另外两个区强,恰恰相反,由于以公校主打,因此越秀区在680-700段是空缺的,强力集中在650-680段,当然荔湾区的强力也集中在这里,而且荔湾民校群的接收是自由的,越秀公校群是圈地的。相比起来,成绩比荔湾区还要好的海珠区,强力集中在600-650段的公校里面,对于牛人有前两所民校和海实,次优生只有一间南实是不够的,或许也是一个外流原因。荔湾区是学校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区,后面13家外来工学校严重拉低了,越秀区的低端外来工入学问题,从这里看大多数由荔湾区包揽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