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28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08时01分报道,昨天(27日),我们的节目报道了浙江600多名高考生获得“三模三电”加分,以及高考加分乱像背后存在的利益链条。令人欣慰的是,近日浙江省已经暂停了足球和“三模三电”申报国家二级运动员的审批工作,决定彻查“赛事太多、门槛太低”的情况。
据说,原计划在8月初举行的浙江省中学生女子足球赛也已经取消了,目的就是要从源头上堵死不规范的高考加分。希望这次的浙江的整改可以让参加高考的学子们真正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说到高考加分,眼下正值暑假,各地举办的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据说,中国每年大约有10万名青少年参加各类机器人比赛,数量居世界第一。但是数量多却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这庞大的数量背后,升学的功利化还是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就拿投入来说,大多数的高校学生参加比赛,资金都是个问题,有的是学校团委出一部分,有的是各院系自己凑一部分,这来之不易的钱在花起来的时候肯定要精打细算的。比如,有一所最近几年成绩不错的高校,每年的投入只有几万块钱。而反观一些中学,出手却阔绰很多,一年数十万上百万也在所不惜。
这种投入上的攀比源于升学加分的奖励。有的地方,参赛学生一旦获奖就可以在高考时加分,甚至是获得保送大学的资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看似培养兴趣爱好的比赛难免也被蒙上了功利的色彩。
这个暑假,不知道有多少学生和家长在忙着参加各种补习班或者是培训班。琴棋书画和体育项目本来应该是学生课余的兴趣爱好,现在却让他们不堪重负。当快乐变了味道,兴趣又从何而来呢?
现在,训练——获奖——加分,成就了另一条填鸭之路。能加分,成为了一些家长支持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理由,一旦发现脱颖而出的机会不大,便断然将孩子的兴趣扼杀在萌芽之中。如此教育,误子更误国!
现在的问题是:鼓励学生兴趣、提高综合素养,是不是只有简单地和高考挂钩这一条路?同样的兴趣,同样的特长,是不是只有报考相关专业才能加分,而报考其他专业就不行?在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如何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多样化的人才?教改之路,需要不断完善的相关制度,需要阳光透明的选拔程序,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为祖国的未来,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