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以往广州市在规划配套水电、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时,是按照户籍人口进行的;但今后将更多考虑常住人口的规模进行配置。
在解读《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时,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委员、广州市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郑静指出,此次纲要中不再讲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的控制。广州人口每年以30万的速度在增长,这意味着每年要新增配套10所中学,30所小学,但过往配水、电、学校等都是不考虑流动人口的。王东也表示,过去做规划时是只以户籍人口进行配置学校等资源的,但事实上广州生活的人并不只这么多,其他人就面临“怎么办”的问题。
去年年底,广州市规划局公布了广州轨道线网规划方案(草案),征求公众意见。根据规划,到2020年,广州市民在中心区每步行10~15分钟,即可见到地铁站。如果从珠江新城出发,中心区基本半小时可到达;到各区市中心及邻近城市基本在1小时内。
当时公示的有“小环线”和“大环线”两套规划方案,区别主要在荔湾区内的线网。其中“小环线”更侧重老城区上下九、海珠区南部、河南河北联系,采用了经行康王路的方案,西边环弧为彩虹桥—陈家祠—文化公园—同福西。主要利用原八号线,新增康王路、人民北路、火车站、广园路、广州东站、天河北路、中山大道、员村二横路走廊构建,全长35.5公里,设站31座。该环线串接两大火车站,并直接连通所有外围放射线,整合了珠江两岸并带动员村、琶洲等重点地区的发展。昨日,王东在会后透露,目前已初步选定了在经行康王路的“小环线”方案基础上,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