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南京小升初:买学区房还有用吗?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透析南京小升初:买学区房还有用吗?

2011-04-13 14:12:18     标签:小升初学区房

最近,南京各名校的学区房区域内,常常会出现一些人,他们两人一组,似乎非常“八卦”,打听某户人家的情况,特别是关心人家的小孩,小孩多大了?在这儿住多久了?都是谁在带呀?这群人的身份其实是名校的教师。他们兼职做暗访,查的就是拿着学区内户口报名、却又有不完全符合条件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工作时间往往是下班后或周末。而他们暗访调查出来的结果表明,学区户口报名存疑的大多有假。

最新消息

20%扩招是“硬杠杠”明年政策还会收紧

记者了解到,家长今年假挂户口的现象严重与公办名校今年扩招政策收紧有关。往年有些名校扩招生甚至达到50%,但今年规定只能是20%,要凭着教育部门发的限量的单子去交1.5万的扩招费,所以家长们因为不能扩招只能想办法让孩子变为“学区生”。而这一政策明年将收紧到扩招仅10%。

据悉,4月15日和16日是南京市规定的“小升初”回户籍所在区县登记日,预测登记的那两天将热闹非凡,有的家长不了解或错误理解上学的要求,现在还在找单位帮忙盖章,或是找关系挂户口。有关人士提醒,作假很容易查出,这样做反而害了孩子。

故事1

120个学区户口报名,一半被否决

28平方米房子竟住了8口人

3月份,南京一所公办初中的招办主任拿到了一张特别的材料。材料显示,三代8口人,住28平米的房子,要上学的小女孩甜甜和她的爸爸妈妈,一起住在舅妈名下的产权房里。舅妈和舅舅加上他们的小孩也住在这里。舅妈的爸爸妈妈也住在这里。从常理来看,这实在是说不通。所以这个孩子应该无法作为学区生入学。

一天,学校的老师上门调查,没想到,这个小女孩竟然真的就在这套小小的房子里。老师们有些费解,这一套房子如何住得下8个人。但小女孩和家人倒也爽快,一问一答没说谎。“你是住这里吗?”“是啊。”“你家还有房子吗?”“有。”很快,答案就出来了。

[拆招]

上门查证,一看蜘蛛网结了很厚

南京一所中学有120个存疑的学区生户口,学校老师分成了20组,每组两人,一组查6户。“每一组老师都有反馈记录,一家一个故事。”这所中学的招办主任说,这120个人占了学区生的20%,最后有一半,也就是60人直接否决,靠的就是上门查证。有的是家里没人,蜘蛛网都结了多厚的;有的门上的年画还是四五年前的;有的开门的是租客,有的房主自称是孩子的姨父。这些全都不符合入学要求,属于空挂。

有的区在调查中发现,家长会将一家三口的户口挂在爷爷奶奶或公公婆婆家,因为老人附近的学校是名校,明明自己有12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户口不放在自己的住房处,而是将户口迁入爷爷奶奶所居住的50多平方米的房产处,区教育局劝其将户口迁入自己的产权证处,家长还不服气与其论理。有的家长想钻政策空子,孩子小学是在民办学校上的,民办学校收费较高,于是家长明明有房子,报名时却将户口迁入老人处,说自己没房子,目的是上公办初中。

也有“神通”家长,竟能将户口挂入一所好学校附近但却并不认识的人家,等学校派教师上门家访,原房主并不知情,很生气地认为侵犯了他的财产,要找相关部门打官司。更有甚者竟将户口挂到办公用房或是查无此门牌号码的“地方”。

南京某区的小教科负责人表示,家长“五花八门”地择校,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户籍制度改革后,户口迁动可以随父母及老人,而南京市学籍管理的规定则是学生报名上学,除了父母、学生户口在一起,还应持有学生父母的产权证,并不是凭户口进行入学。

凡持老人产权证上学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学生的父母双方都未购房或未分配住房,确实没有自己的住房,二是父母婚后,孩子出生后的户口一直都与老人在同一户籍上,且从未迁动过;三是父母、孩子与老人实际常住在一起。如果父母有住房,即使学生出生后户口在老人处从未迁动过,也应回到学生父母的产权证所在的施教区入学。

至于挂在旁系亲属或是朋友甚至陌生人处的户口,则是不能择校的,到时候最好的结局也就是由区教育局统一分配,不可能如愿按户口择校。

点击进入2010年南京小升初择校、升学指南

相关文章

重点中学PK:金陵河西和南师新城对比

故事2

为了孩子上学,单位给他开无房证明

有大房子不住他住单身宿舍

王雷工作已经10多年了,刚工作单位就给他分了一间10多平米的集体宿舍,后来王雷结婚了,生了女儿。虽然集体宿舍的房子小,但学区好,在一所省实小的学区,女儿顺利读到六年级。现在王雷已在郊区买了一套140多平米的大房子。不过,在小升初报名时,王雷的集体户口遭到质疑。王雷不愿把孩子户口迁到郊区,但又担心自己有房的事被查出来,于是,他找到单位开一张无房证明,盖上公章。

[拆招]

盖章作假,单位法律责任会被追究

南京某区小教科负责人说,每年招生时,有的家长拿着迁动户口后单位盖章的证明来报名,而其户口都落在较好的学校施教区里。如有个家长从A施教区迁入B施教区,工作人员要其提供A所在地的有关材料,他说空挂。工作人员说,户口怎能空挂呢?他说我单位能够证明我是空挂的,然后也开了单位证明,该单位在证明上写着:某某无房,将其空挂在某某地,现又将户口迁入到某地,没有产权证,特此证明。有的单位出示证明,职工仅住在16平米的房中,结果被学校查出有自己的产权房。

她表示,单位盖章会造成三个不利因素:1.相互攀比,与事实不符。盖章单位认为,职工为孩子上学盖个章无多大关系,不违法,可是给招生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会产生连锁反应,同一单位、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的人大家彼此都知道自己的住所,会产生攀比,造成招生的不规范行为和不公平性。2.误导划分学区,造成在同一个施教区无故出现很多的生源,误导教育行政部门划分学区。单位出具与事实不相符的证明并盖章,既是对大家不负责任,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招生程序,缺乏严肃性和公正性。3.造成不公正、不公平。目前好学校施教区的房价最少每平方米也要2万元,诚实的家长花大价钱购房入学,而不诚实的人用户口择校。那么为了公正、公平,行政部门和学校会追究调查盖章单位的责任,而该单位则应负法律责任。

故事3

自家孩子上了学,他再把学区房转手

买来学区房孩子却上不了学

刘林为了孩子上学,以每平方米240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套上世纪80年代的二手房,从房子情况看,无论是面积、朝向还是结构,都不太好,但因为靠近名校,所以价格昂贵。孩子上了名校,但由于房子不太理想,刘林又将这套房以每平方米26000元卖给了另一个想上学的家长吴萍。而根据南京市有关政策,施教区内二手房的每套住户,只能安排一名孩子在相应学校接受义务教育(非独生子女家庭),那么后来买房的就不能再入学。

因为吴萍的孩子正要上初中,吴萍指望能上学区房的对应名校,可学校查户口发现,房子里已经有个孩子正在上初二,因此吴萍的孩子无法入学。

[拆招]

“学区房”有人在校,第二个就不能入学

一所名校招生负责人说,家长们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的学校或名校,采取的办法是购买好学校或名校附近的房子,许多开发商更是喜欢围着名校盖房子,二手房中介也相继打出“教育牌”,好学校或名校附近的房子往往比一般房子的价格每平方米要高出几千元。然而花大价钱买了所谓的学区房后,孩子就一定能上名校吗?其实即使购买了,孩子也不一定能上名校,因此家长在购买房子时与原房主签订好一条购房条约,即如果此房中有孩子正在接受义务教育,可办理退房,就不会有麻烦。另一方面南京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还规定,凡在学生学习中途购买房子的将根据其施教区内学额情况,如施教区内的学校班级人数已满,本着相对就近的原则,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将学生安排到相对就近的学校就读,所以家长在购买学区房时,应了解该房的实际情况。

还要提醒的是,现在有不少开发商开发的新楼盘,因为邻近名校而价格飙升,实际上,靠近名校未必就能上成名校。因为根据《南京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用地规划和保护规定》,在新区开发或旧区改造中,建设零星住宅无法新增整建制中小学的,建设开发单位应按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在附近学校进行增容或向教育主管部门缴纳建设零星住宅教育设施配套费,如果开发商没有按规定做,小区内的居民子女入学就不能享受“入校权”。

再次,一些开发商或二手房中介往往还会公布一些名校的学区,其实未必准确,因为每年教育部门都会根据生源数及学校班级的容量对学区进行重新划定,还有的二手房公司主动上门高价收购二手房。其实有的名校附近的房子无论是套型、光线、结构、交通都不是很好或方便,价格也狂贵,都是因为炒作而使房价飙升。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表示,一是请家长按市教育局有关要求做,二是凡户口移动的统一安排孩子入学。

点击进入2010年南京小升初择校、升学指南

相关文章

重点中学PK:金陵河西和南师新城对比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