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初中生情绪平衡的常见方法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解析:初中生情绪平衡的常见方法

2011-08-03 18:05:12     标签:小升初常见问题

初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这一时期身体迅速成长,性腺机能也开始发生作用,从而引起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一些变化,比如第二性征的显露和性感的产生。

在神经系统的发展上,特别是大脑皮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年期脑的重量已达到成人脑重的水平,大脑皮层分析综合的机能也有显著的发展;这一时期初中学生在心理上也发生许多变化,其中突出地表现为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所以说这一时期是身心发展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情绪、情感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半外露、半隐蔽性

一个人在儿童期,情绪往往具有明显的外露特征,喜形于色,内心的体验和外部表情动作较为一致。而少年期,表达情绪的方法越来越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也有所提高,外部表情动作逐减,但力量更强;内心的体验有所加深和延缓,出现心境的体验,情绪外露性减少,隐蔽性增加。但由于调节、控制能力所限,他们的情绪仍易激动、外露。

2.高度的兴奋性、激动性、紧张性及冲动性

其一,高度的兴奋性、激动性,这是指盼望的目标达到和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继之而来的紧张性解除时的情绪体验。青少年一旦处于这种激情状态中的时候,会竭尽全力地表达内心感受,充分释放自己的心理能量。表现为欣喜若狂、大喊大叫等;其二,紧张性及冲动性,指由于受到一些事物或对象的再三妨碍和干扰,使个人的愿望不能达到或产生与愿望相违背的情景时,逐渐积累而发生的情绪体验。青少年处于这种激情状态中,会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越来越高涨,身上就像着火似的,难以控制。表现为暴躁、激愤、狂怒等。其原因有:青少年还不太善于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监督能力还不高等。

3.情绪、情感体验不平衡性

少年期是从儿童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由于少年期身体迅速长高,力气增强,精力旺盛,能够参加一些比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并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像成人那样干出一番事业来,并极力表现出成人的作风和气魄,同时也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

少年期学生的这种成人感是少年自我意识急剧发展时期的一个特点,是个性发展的转折点,充满矛盾和斗争。在主观上他们感到自己是成人,有能力有气魄,但在客观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还不脱稚气。如,有时他们会保护小学生,帮助老人,富于同情心;有时又毫无理由地欺侮小孩子、小同学。所以说有了不良情绪我们就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调控。

调控情绪的常用方法

1.注意转移法

当人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这种改变注意焦点的方法即注意转移法。例如,做一些平时最感兴趣的事,这样就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

又如当苦闷、烦恼时,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烦恼的事,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有兴趣的活动中去,可以去游戏、打球、绘画、下棋、听音乐、看电视、阅读报纸等。

2.情绪宣泄法

合理地发泄消极情绪,也是排除不良情绪的积极方式。发泄是心理学中提倡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当一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受到挫折或打击后,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又无法将受到的委屈或不满表现出来,只好把这种负性情绪压抑下去。但由于人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不良情绪长期积郁在心中,人的心理就会出现严重的失衡,也很容易导致疾病。

一是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从科学的观点看,哭,是一种有效的解除紧张、烦恼与痛苦情绪的方法,尤其是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所造成的高度紧张、极度痛苦,可以起到缓解作用。科学家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是有害健康的。

哭虽然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心跳、呼吸变得不规律,吃不好,睡不好,但对人又有有益的一面,因为人在不良情绪状态下产生的眼泪中含有一种“毒素”,排泄出去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哭能宣泄悲痛,释放不良情绪。

二是向人倾诉。“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一个痛苦,两个人承担,就变成的半个痛苦”。有了不良情绪,可以向父母倾诉,也可以和自己最亲近或要好的朋友谈心,诉说委屈,以消除心中的不平。

三是写写日记。美国南宫理堂大学心理学博士詹姆斯说:“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会成为我们一个抵抗疾病的军火库,因为写日记可能把危险的压力发泄掉,进而增强你的免疫力,改善你的健康。”

四是发发牢骚。科学研究表明,适当的发发牢骚和抱怨几声,能够有效地保护人们免受抑郁症、心脏病发作和身心失调的损害。

五是声声吁叹。长吁短叹实际是人们对情绪的一种十分有效的自我调整。长吁短叹定会使你感到胸宽神定、豁达舒畅、精神饱满、轻松愉快。

六是阵阵大吼。常言到:“大吼解千愁。”因为通过大吼,吐出了胸中的秽气,呼出了肺部之浊气,吸入大量氧气后,提高机体功能,身心健康处于最佳水平。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