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开“名校”情结谈何容易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要解开“名校”情结谈何容易

2011-05-11 09:55:49     标签:小升初常见问题

最近一个朋友打算花38万买一个面积11平方米的小平房,原因是过几年孩子要上学了,在优秀小学的“片区”内买个房子,为孩子上学落户口做准备。

因为小学实行就近入学制度,按照规定,孩子要在户口所在区域的小学上学。为了让孩子“就近”到好小学,不少家长节衣缩食多买一套房子,因此“学区房”大行其道,据说价格

一般都比同区域同类型的房高出20%以上,这么高还得抢着买。这里所说的“学区”不是指学校所在的区域,而是“好学校”所在的区域,普通学校所在区的房子不能叫“学区房”。

“人往高处走。只要学校的差距存在,家长们‘择校’的愿望就会存在。尽管政策是那样定的,但能为孩子想的办法还是要想。”一位家长这样说。

从竭尽全力拉关系,到奔波转战各类英语、奥数、艺术课程班,再到买房子转户口,“择校”简直成了家长们的“心魔”,一面叫苦,一面更努力地去“择”。“择校”风屡禁不止,并且愈演愈烈。

如果说导致择校现象产生最初的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且分布不均衡,那么让择校风愈演愈烈的催化剂则是家长的“名校依赖”心理。上了好小学,才能上好初中,上了好初中,才能上好高中……许多家长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战战兢兢,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只好不停地报各种班,盲目地依赖名校、名师。不惜代价,调动全部的经济和社会能力去“择”,力图念到最好的学校,进入最优秀的班主任的班里。觉得念上名校,就

有一条腿迈进下一级名校的大门。为此甚至顾不得孩子的接受能力、心理状态等因素。不问孩子学习开心不开心,一味努力把他塞进名校,以求心安。

在家长这种“名校依赖”的心态下,即使到了教育现代化的程度,择校这个结恐怕也解不开。因为不同学校之间肯定会存在相对差距,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于需求来说,总是延续着“市场缺口”。

其实,非名校并不等于教育条件不好,或者学校办的不好,名校与非名校的差距在家长们择校的过程中被放大了。同时,名校的作用也被放大了,从而,家长名校依赖也进一步放大,择校也就更加“狂热”。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关怀,是使人幸福,而不是读名校,考大学,找个好工作。择校风行归根结底还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祟。要解决这个难题,除了增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之外,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解开名校依赖情节,把精力放在关注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长恐怕更重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