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小学成绩挺好的,怎么到初中就成了差生?”市优秀教师、郑州中学校长根老师说,每学年初,这句话是他听家长说的最多的。
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从生理上说他从孩子步入了青少年的关口,从就学的环境看,也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课程增加、分数制出现、学习时间明显延长,种种因素很容易导致孩子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而他们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成绩下降。“初一新生刚进学校大约有1/3的人需要一个适应期。”龚校长说,这种不适应他觉得是从小学到初中所产生的落差导致的,而这种落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学习内容和节奏变了
进入初中,学习环境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科目增加,需要以分数来衡量的课就有5门、课堂节奏变快、新课的进程加快,用于复习的时间大大减少,这些都与小学的授课方式完全不一样。这样,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学生就很容易掉队。
学习要求变了
小学时期,应该说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并不高,期末成绩单上也是采用“优”、“良”、“及”的等级制度,可以说,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长眼里是比较模糊的。到了初中就不一样了,成绩的好坏一目了然。特别是一改小学时测试较少的状况,差不多每个阶段都会有各种形式的测试,这些都会让孩子压力突然增大,心态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环境变了
很多学生在进校前对初中生活有许多美好的想法,但很快,新的作息时间特别是在校时间明显延长、活动课减少等一系列的变化会让很多学生突然觉得压力增大,变得紧张。而人际关系方面,小学里一般就几个老师,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容易亲近,而中学里一个人要面对十多位老师,而且关系也变得普通起来,这让很多学生觉得缺乏心理依赖。
学习方式变了
初中十分看重自学的学习习惯,因为初中的知识点繁多,讲究系统。没有自学习惯的学生是很难适应的。
对自己认识不足
小学采取的教育方式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看重的是孩子的个性发展。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自以为很了不起,对自己认识不清,而进入中学,学生必须对自己要有清楚认识,要能看到自己的薄弱点,才能对症下药。不能发现自己的优劣,而只能按着老师的教学按部就班的孩子是很难学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