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一如何尽快适应中学学习规律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新初一如何尽快适应中学学习规律

2011-07-26 16:25:38     标签:小升初衔接

小学升初中是人生的一次飞跃。中学在课程内容设置及授课方式上都与小学有了明显的不同。在小学,孩子受到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作业、学习用具都是千叮咛万嘱咐,不用担心遗忘;而升入中学,他们将开始思考更广泛更深刻的问题,凭借理智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此时他们会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他们不再满足于服从。中学校园相对宽松的环境会让他们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而走起下坡路。以多年从事初中教学的观察认为,主要是他们对初中学习特点不太了解,没有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因此,作为班主任,帮助初一新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就显得至关重要。

1.了解中学特点,培养自主能力,增强对新生活的信心至关重要。

从小学到初中是学生生理、心理、学习上的一次转折。首先,中学课程增加,难度加大,不能适应各科教师的不同教法;其次,中学改变了小学反复强调、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能力培养,锤炼理解、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再次,小学时间较中学充足,靠教师软磨硬泡,而到中学自己则难于梳理诸多的知识。他们这时从依恋老师逐步朝着独立方向发展,作为教师应抓得紧而不包办,放开手而不撒手,努力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如在分组、发书、教室的布置和卫生打扫等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使他们在新起点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各项活动中发挥学生的特长,多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教师只做穿针引线的工作,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增长才智,提高自立能力,增强对新生活的信心。

2.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利用时间。

有计划的学习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课堂学习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应该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聚沙成塔。那些几分钟,十几分钟的零碎时间也不应放过,可以背一首古诗,或几个单词,积少成多。坚持一天易,天天难,故应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制定计划时,应指导学生考虑从学习实际出发,既要知道自己将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是什么,又要知道自己可以利用的学习时间有哪些,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目标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则不能坚持下去,半途而废,过低则松松散散,反而不如没有。

3.优化学习风格,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这种差异就是学习风格的差异。有人习惯于听觉学习,有人习惯于动手实验,有人习惯于被动学习。叶圣陶说:“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习惯是把双刃剑,好习惯会终身受益。对于学习风格产生影响的要素,除生理和社会方面外,主要来自心理因素,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因此应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扬长避短,平衡发展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建立新型学习方式,把握学习主动权。

中学知识量不断增大,而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所学知识的日益丰富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受到多方面制约,教师已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只能突破重难点。同时,要想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只能变被动式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动式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网上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随着学习环境的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众所周知“刻舟求剑”的故事,如果船不往前走,失主就能按船上的记号把剑捞上来,但是船已经向前走了很远,这种方法就不灵了。学习就是如此,因此就需要积极调整学习方法,而且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锻炼自己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主动去思考,不要总依赖老师,敢于怀疑课本,怀疑老师等,这样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