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安初中古文句子翻译方法和技巧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2014年西安初中古文句子翻译方法和技巧

2014-07-17 18:06:21     标签:小升初衔接

查字典西安奥数网 2014年西安小升初已尘埃落定,孩子们进入了理想的初中。为方便孩子们顺利适应初中语文学习,小编整理出了初中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仅供参考。

方法技巧点拨:

古文翻译主要有两个要求:正确、通顺。正确是指内容而言,要如实表达本意,不曲解、不缺漏、不滥增;通顺是指表达而言,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具体翻译古文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掌握六种操作方法。

词句篇的紧密结合和直译意译的主辅分别是应当遵守的文言翻译原则。

原则之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原则之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基本方法:“留、换、删、补、调、引、”。

(一)留,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持原词。

例: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黔州那个地方,从未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一头驴子到那里去。

“驴”“船”古今的词义完全相同,翻译时不能改变它的原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另外,文言文里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一般人都能理解,不需再翻译,否则反而显得不通顺。

(二)换,替换词语。

文言文里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还在用,但现代汉语不再原文的词表示,而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意义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

例: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句中的“师”“伐”要用“军队”“攻打”来替换。

还有,同一个词在文言文的现代汉语中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区别,翻译时不能用今义去推求古义,而要用现代汉语中与文言文词语的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以免造成误解。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妻子”和“绝境”的古今异义差别很大,不能套用今义去理解。

(三)删,删去不译。

文言文里的一些虚词,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都可以删去不译。

(四)补,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翻译文言文时,下列几种情形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文言词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应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

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大国的虚实是难以预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兵马埋伏。

“测”“惧”“伏”都是单音节词,应译为双音节词“推测”(“猜测”),“惧怕”“埋伏”。

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两次增补上。

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省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翻译时应忠于原文,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和表达需要,作必要的补充,力求明白确切地表达原意。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白。

有些句子,不好说它省略了什么词语或句子成分,只是为了上下文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怎不一些词语,读起来才觉得上口,表意也才通顺明白。

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做职业。(一天),他沿着小河(划船)行进,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五)调,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顺序。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你太不聪明了。

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

——您凭借什么应战呢?

还自扬州。(《伤仲永》)(状语后置)

——从扬州回家。

(六)引,引申词义。

文言文里一词多以的现象比较普遍,往往一个词可以有两三个或更多的意义,这些意义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而是由一个本义派生、扩展、引申出来的,可选用切合原文语境的表示引申义的词来翻译。

例: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增”本义是增加,引申义为扩大;“制”本义是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制度,再引申为规模。翻译时选取它们的引申义。

自己总结的,希望能帮助到孩子!

【初中古文句子翻译方法和技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