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大附中校长石彦伦:家校教育咋结合 3月2日上午10:30分新华网“对话中小学校长”系列访谈第三场邀请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石彦伦,与网友探讨“学校教育如何与家庭教育结合来培养学生”这一话题,以下是访谈嘉宾精彩摘要: 中学生出去留学好不好应该根据总体判断 石彦伦说,先谈谈对留学的观点,有的偏颇的观点认为都出国留学了,那么培养的人才都流到国外去了。其实这是和爱国无关的。比如2008年奥运会圣火传递的时候在国外遇到一些事情,出来护送圣火传递的都是80后、90后的留学生。所以到哪儿去留学和爱国和不爱国都不要画等号。我们钱学森是出国留学回来的,何乐而不为呢?有好的资源我们利用它,哪里有良师就去哪里求学这是良好的传统。
所以要区分开,出国留学和爱不爱国没有关系。有些情况是没必要出国的,比如学古汉语,研究中国历史没必要出去。所以要根据个人需求决定出国不出国。 我们理性分析中国高等教育,中国的大学在世界上排名起来应该说很少有被世界首肯的或者是赞誉的大学。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也不是很靠前,所以优质的高等教育在国外,应该这么理性看。
假如人家选择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去学习,应该鼓励他,至少不去非议。中学生出去留学好不好应该根据总体判断,但是总体讲不利于年龄低的孩子自己去,除非国外有亲戚照顾。年龄低出去有什么不好?其实在清末有一批学童留学,詹天佑他们都是留学的,不是也能成才吗?所以不能说低龄出去就不好,高龄出去一定好,一定要客观分析。我们觉得孩子离开家庭远渡重洋去学习,周边没有亲人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是一种损失,或者说是不利,人格的完善性以及意志品质的培养不是很好,但是也不能说每个人都必然。也不排除有意志很坚强的。
什么时候最好?我觉得至少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包括我们所说的个人基本品行成型了出去比较好。国外有些留学生我们常常称之为香蕉人,皮肤是黄的,心是白的,整个意识判断都是西方人的判断。那怎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呢?就是因为他将要形成或者说准备形成这种观念的时候,早早地离开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或者说是家庭教育,独立地到那里去生活,那最后形成的结果自然就是这样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高中阶段之前不宜于脱离家庭到国外求学,一个是脱离亲人远行之后对他的自信心以及性格的形成不利,尤其是初中以下,如果国外有亲人相当于父母那样可以监护他那另当别论。所以我们学校搞了一个高中重点课程实验班的项目,就是出于你立志到国外求学没关系,那你在国内先度过18岁之前的阶段,和你的亲人在一起,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氛围,有一个完善的东方教育文化的大背景,再加上我们自己知识结构的教育,形成了自己比较完善的价值体系,或者说是道德体系,对自己的人格、意志品质的培养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就以18岁为界,18岁之后就是成年人了,遇到什么问题能够理性地分析和判断了,能够自己来决定这件事情究竟怎么来处理了,有这样的能力再出国留学是最好的。
家长教育孩子应更多听从学校教育的指导和分析 石彦伦说,我觉得学校的老师可能更超脱一点、理智一点,用教育理念对孩子进行教育;家长亲情重一点,从感情方面要呵护得更大来规划他的未来。这样会出现一些分歧,学校对孩子提出批评教育,家长首先自己接受不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然这是极端了,一个老师批评孩子学习不能偷懒,让他练习写字母的时候,他把铅笔绑在一起,一写写好几个,就把家长找来说你的孩子很聪明,绑了三根铅笔一下写三个;家长一下急了说不对,明明绑了两支,怎么能说三支呢?这就是亲情笼罩下的不理智。绑两支、三支不是关键,关键是刻苦。 我常跟家长和老师讲学习是艰苦的劳动,这是真理,如果谁能推翻这个真理,说学习不是一个艰苦的劳动,那么我们学习就是一种游戏,是一个可玩着的学,从小就要教育孩子学习是必须认真的,是一种劳动。
所以孩子常常受到家长的呵护,曾经有家长替孩子写作业,这就有点不理智了。 我们认为在孩子教育上学校和家长有责任沟通,但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多地应当听从学校的教育理念的指导和分析,特别是在成才观上要客观一点、大度一点,把心放得平一点。不要为了自己的脸面而做一点蠢事。新加坡做了一个调查,孩子背的书包一个赛一个的新,问孩子,你很在书包的新与不新、好与坏吗?孩子说无所谓,问家长你为什么买这么好的书包?家长说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的差。 在很多问题上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上更多的是从自己的脸面来出发,而没有从怎么培养孩子的角度来出发。
所以我要劝家长一句,在遇到和老师在孩子问题上有分歧的时候首先耐心听听老师对孩子的分析是否准确,然后提供老师不知道的信息共同分析孩子的问题在哪儿。不能说我护着孩子对老师的批评一概拒绝,但是不管孩子老师怎么说都行也不对。所以家长也要尽类似于老师的理性思考的责任,当然,从教师角度讲也要从呵护孩子的角度多有一些感性的投入,所以我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同重要,缺一不可。 教育有三个支点:学校、家庭、社会 石彦伦坦言,传统上我们认为家庭教育侧重于对孩子心理、品德、人品的塑造,因为家庭的环境对孩子善与恶的分辨、勤劳与懒惰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家长就是孩子身边的老师,家长可能不去说教,但是他的一言一行无形中就影响到孩子,常言讲有其父必有其子,就是这个道理。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大到什么程度?常常就决定了孩子们的道德标准甚至是法律的意识,学校老师说话也管事,但是他的教育方式常常在说教上,可能孩子理智明确、抽象思维比较强的时候会有理性的分析,能接受一些。但是更多的学校教育还是课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智,而家长父母是培养人品的第一道关。 过去人才常常是举孝廉,家长教子有方,家教很严,这孩子的家风人品很好;但是能力知识怎么样,还得看老师,在名门的教育之下肯定学识很好。所以我觉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互相补充的。我们统计,单亲家庭或者家庭人员有不良行为的,孩子的人品也常常出现缺失,学校教育不可缺,但是孩子毕竟还是长时间生活在家庭里。
过去古人很注重家风教育,所以强调家庭对孩子品德的教育;“你是哪个老师教出来的就这水平?”所以说老师教的是孩子的知识。当然,还有第三个影响就是社会氛围,他生活的时代对他也有很深的影响。 所以我认为教育有三个支点:学校、家庭、社会,支撑一个教育的平面,如果哪一个支点出现缺失,对这个人的教育都会出现不良的倾斜。所以我们呼吁社会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 最近特别好,一个是国家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所以呼吁改善社会环境,包括对网络的管理,对广告和影视作品的管理。
还有专家呼吁一定要有分级制,这在国外实际上是很严格的。现在资讯很发达,孩子也可以手机上网,如果不加强管理的话,孩子是未成年人,未成年最大的特点是需要有监护人,为什么要有监护人?因为父母知道有些事情要怎么处理,怎么分辨善恶。如果过分强调孩子的分辨力是不合适的,前不久看了一个节目,谈的是孩子的早恋问题,有的嘉宾就谈一定要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要相信孩子的选择。 家长为孩子勾画未来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 石彦伦说,传统意义上认为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像孟母三迁的典故都是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殚精竭虑地为孩子来着想。现在家长对教育的理念和人才的观念还不太科学或者现实。
鲁迅是大家、老舍是大家,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常常很平淡,自食其力足以,能够养活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的家长常常把自己孩子的未来想得很沉重,一定要怎么样,必须得怎么样,常常就演化成了悲剧。曾经有一个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他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回旋余地,他常常说“你不这样的话就不要在我面前了,我不想见到你”。孩子从能力上看是很懂事,很有人缘的孩子,他自杀之前写了一封遗书:我有能力,但是我的能力达不到父母对我的要求,别人做不到的我能做到。但是最后他走了,走了就是一个悲剧。
我们总结这个教训,就是为孩子勾画未来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 家长对独生子女教育过分关注导致孩子抗挫折能力薄弱 石彦伦:我先说一下为什么定这个原则。每一个时代的学生有每一个时代学生的特点。这一代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首先肯定的就是聪明,这一代比我们那一代的知识结构更圆满。我小时候有些知识如果老师不和我讲的话我是没有任何渠道获取的。
而现在这个时代不仅在学校能获得知识,而且获取各种知识的渠道很广,所以大家都反映这一代的孩子很聪明,但是不足的一面就是独生子女这一个问题,尤其在城市里大多是隔代人的教养,所以他们反映出的不足的方面就是比较娇惯,过分强调自我,有的甚至走到自私的方向去。 另外,社会对教育很重视。中国自古就有重教的传统,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我们现在的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也十分重视。总理就对教育问题直接过问了很多,前不久在北京35中,一整天深入到基层听课,对各省市教委主任也是一个教育,有的教委主任讲对我们是一个触动,我们都没有下基层到学校一扎扎一天深入到课堂上听五节课。
所以足以说明我们这一代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领导人对教育的重视。 石彦伦:现在独生子女的状态也使得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过分关注,走到了反面,就是照顾过多,放手很少,使得孩子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我知道有些孩子到
十
七、八岁了,床铺还从来没有自己叠过,还有的孩子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他就认为这是必然的,遇到挫折的时候抗挫折能力相当薄弱。 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第一个就是社会关注比较多、家长关注比较多。学校又以学生为本,那怎么能唤起孩子的自主意识?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未来自己打算,换句话说就是你应该挑起自己的责任。我觉得一个人无论年龄大小都有一个责任,最起码是自己负责的教育,换句话讲就是生命教育。生命不只属于个人,你没有权利自己决定自己的生命怎么处理,你抛下父母自杀了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所以要让孩子明白责任在哪里。 培养学生"一种意识、二种精神、三种能力" 石彦伦说,这是我们根据当今中学生的特质制定的培养目标或者说是我们的原则,就是
一、二三的教育,一是一种责任意识,二是两种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刻苦学习精神,三是三种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三个指标加在一起,我觉得如果真能达到的话是符合我们的办学精神的了。这是我们根据当今中学生的特质制定的培养目标或者说是我们的原则,就是
一、二三的教育,一是一种责任意识,二是两种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刻苦学习精神,三是三种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三个指标加在一起,我觉得如果真能达到的话是符合我们的办学精神的了。 石彦伦说,人生三个阶段,一是成长阶段,二是工作阶段,三是养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责任。未成年人阶段的责任就是认真学习,储备能力增长知识,将来好报答国家服务社会,孝敬父母。现在不好好学习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就会觉得生活有压力,每件事情对他来讲都是必须完成的,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责任意识,如果一个学生有了责任意识,明确了自己身上应当肩负的责任的话,我相信有很多不良的行为或者不良的事情就会减少很多。
第二个是“两种精神”,第一是刻苦学习的精神。孩子们现在负担很重,但是常常是被动的,主动地为未来发展特别是为自己特长的发展来进行规划的很少。大部分是老师给定的,家长替他选择的,甚至将来考文、考理都是家长说了算,能不能自己有一个刻苦学习的精神?我们不要求头悬梁锥刺骨,但是刻苦学习的品质要有。 集体主义精神是让大家学习沟通,现在的社会要求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就要有一个沟通和集体主义精神,想到除了我之外还有他人,要善于与他人沟通。三种能力包括创新的思维能力、终身教育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我们规定这几点是为了孩子终身教育的发展,也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制定的目标,也是针对当今时代孩子们的特点制定的,如果倒退
二、三十年这么谈就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