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大战,引发名校追逐尖子生成疯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择校大战,引发名校追逐尖子生成疯

2009-08-07 09:17:50     标签:小升初经验

“择校”,不光让学生增负,让家长心慌,竟然还是让为人师表者斯文扫地的关键词。

早几个月,在江苏、湖北等省都发生过两所高中为争抢生源而互相攻讦,发展到老师们不顾有学生和家长在场而发生“肢体接触”引来警察干预的地步。在人口大省的四川,高中学校跨地区抢夺生源和保卫本地生源的明争暗斗,几乎已成了每年招生升学季节里看得见硝烟的一场“混战”。

“抢生源大战”四处开演,而且大有愈演愈烈并向小升初、幼儿园延伸之势。君不见,战争已从最初暗中较劲的“文明”战术——或提前动手,出动各种力量以情动人说服动员优秀学生和家长,或提供金额不断攀升的重奖诱惑——演变成一些学校在地方教育部门默许下采取的组织行为,如封锁招生信息、推迟公布中考分数,巧妙或强行封堵本地学生参加他校入学考试的机会,由学校、老师代替学生填报志愿,或者扣住档案让外流的学生无法建立学籍等,直至各地教师纷纷集体上演“全武行”。如此新闻,让人开了眼界,更觉心惊和忧虑。

传道育人为业的学校变成“战争狂”,为人师表的老师不惜斯文扫地,只能有一个原因:好生源关乎学校和老师们的“饭碗”!——“现在不管是老师在学校的利益,还是学校领导的业绩,以及学校的社会形象,都只有一个最‘硬火’的指标:高考排名。”这是合江县参与“肢体接触”老师的大实话。对于他们,好生源关乎3年后的高考排名,决定着他们的奖金收入、职称评定等多项具体利益。否则,怎么至于忘记尊严,对同仁拳脚相加?

处置各地做过了头的抢生源个案是容易的,嘲讽、处罚相关老师也是容易的。如何阻住各所学校“掐尖儿”招生、抢优质生源以打造高考业绩的行为,难。

只要高考的指挥棒不变,只要中国社会对于状元、名校、高薪工作的狂热追求不止,只要社会乃至教育部门对于学校、教育的评价和考核方式仍然只有升学率、重点率这惟一的一种——抢生源大战便断难终止。何况还要涉及“教育产业”的现实利益呢。

这正是最可悲哀的现实:在连大学都由精英降为大众化教育的今天,我们竟然有了一个普遍过分看重“优秀生”、将“生源”视为教育竞争中最重要、难于替代和改变的“资源”的基础教育系统!考卷分数从“学生的命根”变成了中小学校和老师的“命根”。如此学校与教师,又如何能够心平气和地因材施教,从事一代普通国民的素质培养事业?

应试教育积弊重重,但在抱怨之外,却并非无可作为。只是,从教育者到家长、社会,少有人敢于走出怪圈,甘愿承担率先不去“应试”的后果。这却正是谙熟育人真谛的教育业有识之士大有可为之机。从政府管理部门到校长、教师,与其在“抢人”战里辱没斯文,孰若先行一步——着手打造新的评价体系,去建设“为普通人”的基础国民教育,才是要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