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入学方式面面观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北京小升初入学方式面面观

2011-09-23 15:55:42     标签:小升初经验

经历过小升初的家长朋友应该知道,北京小升初入学方式有:推优、特长、共建、“坑班”、点招、大派位等几种常用方式,另外还有:条子、民办付费等等几种方式,下边是对小升初常用入学方式的介绍,希望对即将进入2012小升初的家长和孩子有帮助。

在“小升初”的种种形态中,“以权择校”最为人所诟病,最直接的形式就是“条子生”。

“条子生”大部分由市、区领导直接安排,各区每年都会在几所“重点学校”给“条子生”预留名额。“条子生”的家长大部分来自对本区域内的要害部门,如工商、税务、规划、纪检等,还有一些是中央部委官员。

一般而言,招收“条子生”的工作从每年春节前后就开始了,学校会采用各种灵活手段招收这些特殊学生。如果学生本身有推优、特长生测试资格,那么就可占用这些名额;如果学生不具有这些资格,则占用共建名额。有些热门学校的“条子生”太多,还暗中采取单独出题考试的办法。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显示,重点学校的“条子生”一般占当年招生人数的8%-10%左右。

除了“条子生”,共建制度是另一种“以权择校”,其形式更为公开化和组织化。这是一种具有北京特色的“小升初”政策,即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与重点学校通过“合作共建”,满足本单位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据介绍,共建模式中又有“小共建”和“大共建”之分。“小共建”是录取比例很高的共建,“甚至1∶1录取”。“大共建”则录取比例较低,比如给共建单位10个名额,但报名者可能有100人,这样只能通过内部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

一般而言,一所重点学校的共建单位都不止一个。比如北京一六一中学,其共建单位除了新华社之外还有中国银行、供电局等。而一些大型单位的共建学校也往往不止一所。因此,若非学校披露,共建生的招生比例外界无从得知。据调查,2011年北京八中招收共建生的比例高达17%。

与“以权择校”相对的,是一个更为隐蔽“以钱择校”。知情人士透露,成绩不佳的学生如果想进入海淀区一所著名大学附中,运作费用在30万元以上。其中一部分钱用于“打点”学校相关人员,另一部分由中介机构或者中间人收取。而这还只是获得了录取资格,学生正式入学前还需要缴纳捐资助学费,费用多少根据学生的考分而定,分数高的少交,低的多交,至少6万元。前后相加,总费用为四五十万元。

特长生与推优生

“以优择校”典型地体现为特长生和推优生两种类型。特长生是北京市“小升初”最名正言顺的择校渠道。2011“小升初”特长生测试时间统一安排在5月21日和22日两天举行,考生最多可报考两所至三所学校,被录取后不能再选择其他入学方式。

特长生包括体育特长、艺术特长、科技特长三类。根据公开资料,海淀区特长生招生计划共计2147人,占总招生数1.9万人的11%。西城区招收特长生的比例也在12%左右。因此,为获取升学捷径,不少家长们让孩子从三四岁就开始参与各种培训,不断参加各种比赛,进入录取阶段,竞争更为激烈,一般学校只招20人,报名者高达数百人。另一种在北京各区通行的招生政策为“推优”,又叫做推荐派位。一般而言,优质的小学会分配到几个至几十个名额,学生按成绩排队,入围学生将被推荐到优质中学。

各区县推优的标准大同小异。以2010年西城区的标准为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两方面:一是参考三好生等荣誉称号,顺序为市区十佳少年、市区红领巾奖章、市三好、三年连续区三好、两年区三好,依此类推;二是要看五年级第二学期和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业水平,全区统一监控成绩总分在540分以上。 2011年海淀区的“小升初”推优,按照“打分排队”原则,其中五年级统测成绩占70分、各类荣誉称号占20分、文艺体育特长奖项占8分、班干部占2分。

2011年北京推优的比例不断提高,如东城区推优比例由2010年的15%上升为2011年的20%,西城区为30%,海淀区为13%。

推优比例的逐步扩大,与“以权择校”和“以钱择校”亦有内在关系,因为通过后两者途径入学的学生家长往往会提前操作,占用推优和特长生的名额。“通过各种培训机构,学生该拿的证书基本上都能拿到,当很多人拿到推优资格的时候,这个资格也就形同虚设。关键仍在示范学校,他们认为你有潜力就可以通过推优录取。”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

这意味着,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即便符合推优资格,也很难以此方式入读优质中学。

“占坑班”

某学生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已经连续两年获区红领巾奖章,并从三年级开始就是三好学生,按规定有机会推优,却被老师告知:“孩子很优秀,但别指望推优,该你们家长使劲儿。”原本指望推优的家长被老师“一语点破梦中人”,开始面对现实。既无特殊关系,又无雄厚财力的家长只能选择让孩子去上“占坑班”,这也是大多数普通家长的选择。

“占坑班”起源于1998年,由于当时“小升初”由统一考试改为“电脑派位”。一些家长不愿意孩子进入普通学校就读,而重点学校为争优秀生源也不愿意接收“电脑派位生”,择校成为家长和学校共同的需求。此格局延续至今并愈演愈烈,各名校均有自己的“占坑班”。据了解,北京市重点学校具有“点招”资格的有人大附中、北大附中、101中学、十一学校、北京四中、三帆中学等学校。全市点招人数约1700人-1800人。

根据“点招”录取的几率,“坑班”还被分成“金坑”“银坑”“土坑”几种。所谓“金坑”,是与最顶尖的中学关联性最大的培训班,不上该培训班就不可能通过“点招”被录取。“银坑”学校的知名度、录取几率次之。“土坑”指的是一般重点校的培训班。

据统计,通过“点招”录取学生,仅占“占坑班”学生的20%以下,这意味着至少80%的孩子是在做无用功。

为了这10%-20%的机会,家长和孩子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陈称其中的痛苦“罄竹难书”。通常而言,小学生从三四年级就要开始入读“占坑班”,为了增加命中率,孩子一般要上一个以上的“占坑班”,多的要占四五个“坑”。“占坑班”普遍设立奥数、英语、语文三门课程,“只有奥数才是真正的王牌,通杀。”家长说。三门功课中,英语、语文的比重因坑班各异,但奥数在所有坑班中都占最大的权重,这就是北京市小学生几乎人人学奥数的原因所在。另外,一些“占坑班”每年都进行考试、筛选、排位,优胜劣汰,因为只有在六年级时排名靠前的一部分学生才可能被“点招”进重点中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