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要思考而非吐槽 你能做到吗?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遇到问题要思考而非吐槽 你能做到吗?

2013-12-26 11:39:28     标签:小升初经验

查字典北京奥数网讯 李睿,人称“麦肯李”,因为喜欢吃麦当劳和肯德基获名。查字典培优、查字典网校、智康1对1老师。专注研究教学,现任好未来教育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李睿老师在论坛发表了关于导致孩子之间学习差别的缘由之十三——思考而非吐槽,是个问题。

想要参与此话题的讨论,点击进入: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之间学习的差别

这两天有一个帖子在微博上很火——我定义的火,就是连我都能看到的,我在微博没有关注任何娱乐大V或者明星人士,如果连我都看到了,肯定是转了N道手——是一道传说中的“三年级奥数题”:ABCD各自表示一个0-9的不同数字,ABCD*9=DCBA,问ABCD各自是多少。这个题被一个不知道什么量级的V一通转,痛斥“三年级数学作业怎么这么变态”

我看到这个贴是因为一个清华法学院的师兄转发了,他高中是文科生,从来没学过奥数,然后他在微博上直接就回复出了过程和结果,然后将这道题定义为一个“不到20秒的口算题”。我也没学过小学奥数,所以也是简单分析了一下:第一位只能是1,所以A=1,D=9,第二位只能是0(因为1200*9=10800是五位数),所以B=0,这样就只剩一个数字了,简单分析可以看出C=8,于是这个题就做完了。

让人欣慰的是,大部分的回复并没有一如既往的抨击“变态”的教育制度,相反很多回复都评论这道题并不难,而且确实是三年级刚学多位数乘法竖式的时候能做的,没有利用到任何不符合我们认知规律的知识,只要认真思考,无论是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一个家长,其实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来的。

排除掉可以炒作和哗众取宠,我在反思为什么这篇帖子的作者会用一种激烈的方式吐槽“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吐槽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我们不妨问问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感受是什么?我随机采访了身边的一些朋友,我发现答案分两类:一种是立即对题目产生兴趣,有几个人根本不理我了直接做答案了,ABCD*9=DCBA这种很对称的形式立即就让他们产生了思考的激素;另外一种则是说:这哪里的题目啊?难不难?做出来有什么奖励?(这个有点搞笑了……)这里面一堆未知数瞬间让他们产生了恐惧,或者说,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形式,而且似乎是能力所及的范围,并没有引起他们的兴奋。

我又想到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应该是全世界最多人为之努力的一个猜想——因为这个猜想的内容实在太简单了,简单到一个小学生都能听懂:任何一个大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当数字不大的时候,手动验证是很容易的,而且没有反例。虽然证明这个猜想不可能用初等数学的方法,但是当看到这样一个美妙的结论的时候,“试一试”是一种本能的好奇心驱使的冲动——这种冲动,其实是一种学习的源动力。

对于这道题,我还在想,既然如此对称和美好的形式又只有一解,一定可以用代数来解释。我估计我写一下大家也能看懂,ABCD都是正整数,9*(1000A+100B+10C+D)=1000D+100C+10B+A,整理一下可以得到8999A+890B-10C-991D=0。由于ABCD只能取0-9的数字,所以你看A只能取1(A不能为0),否则那么大的数字后面肯定搞不定,D只能取9。这样再整理一下,可以得到C-89B=8,怎么看B=0,C=8。也就是说,这个不定方程有唯一一位数的正整数解。好吧,我承认这里学术了,我写这段是想说,当对一个问题深入研究的时候,往往能发现更多的东西,这种研究,一定也是好奇心的驱使。

习惯吐槽,其实是好奇心的缺失——我们看到一个我们能看懂但是不知道原因的东西——用一个最流行的词汇,就是我们看到一个不明觉厉的东西,很多时候稍微思考一下,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收获,一定比无脑吐槽要更大。试想,如果家长只会吐槽,如何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