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女孩“闯”进哈佛、计算机“神童”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文科女生玩转数学……当这一个个富有神奇色彩的小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望着家里对着书堆愁眉不展的自家小孩,不少家长感叹不已:为什么人家的小孩那么“完美”,咱家的这个提到学习就不带劲了呢?成长周刊“成长故事”栏目已推出了100期,展示了上百个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特质。这些“完美孩子”在各有特色的同时,又有哪些共性呢?我们是否能从他们身上提炼出“好孩子”的成才秘诀?本期成长周刊就专门讨论这个话题以飨读者——
A 令人赞叹的成绩从哪来
关键词:兴趣 勤奋 方法
[完美印象] 学科竞赛的奖杯、知名大学的保送资格,这些好孩子的首要共性就是“学习成绩都很优异”。那么这些孩子究竟是如何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的呢?
记者在与这一批优秀学生零距离接触后发现,兴趣是这些孩子学习的最大驱动力,在他们心目中,“学知识”不是“不得不完成的苦差事”,而是生活的乐趣之一。在采访中,来自金陵中学的清华大学保送生曾鹤翔曾告诉记者,他平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一遍一遍地看化学课本,把化学书当作小说来读。“很多同学都向我咨询过化学学习的经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有兴趣,否则你再努力做再多的题都没有用,反而会增加自己的苦恼。”
别以为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因为天资过人,记者告诉你,没有天才,只有勤奋的小孩。这些充满光环的小孩无一例外都是勤奋的学生,他们的成绩都是靠读书研究而来,没有谁的知识是从肚子里带出来的或者是睡觉的时候被谁塞进去的。
当然,勤奋并不是毫无章法的“瞎使力气”,这些孩子大多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方法。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南外的李鹭遥是个日语高手,曾经在《朝日新闻》上发表过文章,她就总结出了一套学习日语的策略:我很少单纯地背词汇或语法,而是喜欢朗读、背诵一些文章,并经常看一些日文杂志和原声电影。
[培养宝典] 你得先做“爱学习”的人
1、家长要记住,学生有三种学习状态:如果学习让他痛苦,他肯定会逃避学习;如果学习令人乏味,他肯定会应付学习;如果学习让他快乐,有“赢”的感觉,他就会爱上学习。所以做家长的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的重要性,但是我感觉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少家长经常这样抱怨。如果知识能够变得好玩、有趣,那就一定能激起孩子的兴趣。比如,有的孩子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痛。“我上作文课就是把孩子带出去体验,让孩子去卖货,或者带孩子逛公园,这样的效果很好,孩子会有冲动把自己的快乐和感受表达出来!”一位富有经验的小学语文老师曾经得意地总结她的教学法宝。
2、不少家长为要不要让孩子从小学奥数头疼不已,看着孩子抓耳挠腮的样子急得暴跳如雷。那么这些优秀小孩咋就能学起来的呢?被哈佛录取的南外女孩易菲菲就告诉记者,她也学奥数,不过父母让她学奥数并没有定位在升学法宝上。所以人家孩子学奥数学得很带劲,跟玩脑筋急转弯似的,每天都想弄清答案,这个知识自然也就学进去了。所以做家长的不要老怪孩子不爱学,你首先要去引导孩子,激发他的好奇心。
3、有的家长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打麻将,却让孩子坐在那里自己啃书本,这样的学习环境,除了小孩定性超强,否则任谁也会学不下去。儿子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现在在美国名校念博士的蔡妈妈就告诉记者:浓厚的家庭学习气氛,容易使孩子萌发一种自发学习的需要。“儿子小时候我就非常注重他学习习惯的培养。不管他在玩还是在学习,我都会陪着他,不一定非要介入到他的活动中,我可以自己看书,孩子虽然还很小,但孩子知道父母在关注他,并且父母的状态会感染到他, 让他不会放任自己,做不该做的事情。”
B 如何让孩子的爱好“发光”
关键词: 竞赛 爱好 能力
[完美印象]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孩子并不是只会死读书的机器,恰恰相反,越是成绩好的孩子,拥有的兴趣爱好和出众能力越多。
“搞竞赛”成为一些尖子学生探索大学道路的重要手段。所谓大浪淘沙,能够坚持下来获得成绩的只是少数之少数。“不过学不下去,那就不要逼着孩子学!”孩子已被北外录取的张妈妈直白得让记者吃了一惊。“你想想,那么多学生都在学,最后多少人能得奖呢?如果孩子已经学得很吃力,没有兴趣再坚持下去,我们为什么不换个思路,让孩子学习自己的强项呢?我的孩子最后把重点放在外语上,效果令人吃惊。所以,挖掘可挖掘的才能放光彩啊!”
记者发现,这些学生的厉害在于,除了各种竞赛活动,在其他方面也都有过人之处。毕业于南外现就读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商学院的曲婷就是这样一个学生。这个女孩不仅成绩优异,生活也异常丰富多彩。她爱旅游,喜欢弹钢琴,为F1赛车疯狂。她还曾经代表美国加菲中学参加女子网球联赛,和爸爸妈妈一起驾车翻越唐古拉山,写过两万字的自驾游记《青藏之旅》。在分析自己能够被11所美国大学同时相中的原因时说:美国高校最看重的就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我的各种兴趣爱好及此前参加的多项活动给了我特殊的资本。
[培养宝典] 举反对牌,不如“共同挖掘”
1、别打击孩子的爱好。在采访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这样的抱怨:“爸爸妈妈总让我少看闲书多做题,还说是为了我好。”“我妈不可能支持我报航模的,她说这对将来没有帮助。”的确,在强大的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下,很多家长“被逼无奈”地对孩子的兴趣爱好采取“反对”或“限制”的态度,尤其是一些在父母眼中被视为“玩”的爱好更是得不到支持。不过,刚才提到的曲婷的父母对女儿的兴趣爱好就抱着很开明的态度:“爸妈支持我研究F1车队、车手、汽车型号,还让我去上海现场看比赛。平时我打网球,到处旅游,他们也很少阻止,只是提醒我不要影响正常的学习,他们的宽容和支持给了我很大的发展空间。”可见玩未尝不是件好事,家长要先解放自己,才能放开孩子的翅膀,说不定能在孩子的兴趣发展中找到他的强项,加以训练,也许能成就某方面的专才。
2、一位教育专家跟记者说过,孩子的学习压力越大,兴趣爱好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就越宝贵,因为这是他们能够调节学习情绪,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式。因此盲目反对孩子的一切兴趣爱好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对提高学习成绩没有帮助。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变化,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陷入“家长越禁止,孩子越做”的恶性循环。所以对于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咱们做家长的应该持有“支持”的态度,最好的做法是也尝试着融入孩子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