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进行中,常有考生因回忆不起所需的知识,急得面红耳赤,满头大汗,甚至垂头跺脚。可情绪越紧张,越想不起来;越想不起来,越紧张,因而造成恶性的心理循环。考试焦虑造成的这种心理障碍也叫怯场。那么,考生如何避免考试怯场问题呢?
如何避免考试怯场问题
1、调整考试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的强度与应试能力之间呈现“U”字形的关系。动机过弱,把考试看得无所谓,当然不能激发积极的考试行为;但动机过强,把考试看得过分重要,要求自己必须得多少分,反而会影响考试情绪的正常发挥。所以,在考试前一定要确立正确的恰当的应试动机。
2、消除考前疲劳:有的考生习惯于考前开夜车,搞得人很疲劳,这是不科学的应试方法。人越疲劳,记忆能力较差,发生暂时遗忘的可能性越大。而且,人在疲劳状态下,容易出现种种引起大脑迟钝的生理反应,这些都会加重怯场现象的发生。因此,考前一定要注意加强营养,保持正常的饮食和睡眠,避免过度的紧张和劳累,以便能够养精蓄锐去迎接考试。
3、做好考前知识及心理准备:考试之前,要全面系统地认真复习,弄清不懂的问题,不打无准备之仗。那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自然会使人在考试时产生过度的焦虑,引起考试的紧张心理。考试时,对自己要有充分的自信心。要从容不迫、豁达开朗,多想自己是全面系统复习了的,自己有把握考好,多想教师、父母亲友鼓励自己的话等等。从而抑制考试的紧张心理,产生积极情绪,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4、进行自我暗示:暗示语要具体、简短和肯定。如“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这一天。我喜欢考试,喜欢同别人比个高低”、“我今天精神很好,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等。通过这样的听觉渠道、言语渠道,反馈给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形成一个多渠道强化的兴奋中心,能有效地抑制紧张情绪。
5、转移刺激: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试题的答案,由于紧张,一时想不起来,可事后不假思索,正确答案也会“油然而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舌尖现象”。遇到“舌尖现象”,最好是把回忆搁置起来,去解其它问题;等抑制过去后,需要的知识经验往往会自然出现。考试时,一时想不起某道试题的答案,考生可以暂停回忆,转移一下注意,先解决其它题目;过一定的时间后,所需要的答案也就可能回忆起来了。
对付考试中突然慌乱的三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放松。一旦出现突然慌乱的最初症状,你最好暂停作答,闭合双眼,轻轻地对自己说“放松”,重复6次,并注意体验全身松驰的感觉;你也可以先全身绷紧十秒钟,然后突然放松,这样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消除慌乱感觉。
第二种方法是深呼吸,放慢呼吸率。很多考生发现:当自己在考试过程中碰到难题时,呼吸率就会加快而且呼吸率变得特别短浅。结果,自己更容易忧虑并感到慌乱。你一旦发现了忧虑和慌乱的最初征兆,就要特别注意调节呼吸。在吸气时做到绵长、缓慢、深沉,在呼气时也应达到同样的要求。只要你坚持有规律的呼吸,你一定会很快恢复到心理平衡状态,正常作答。
第三种方法是思路中断。一旦产生容易引起慌乱的想法,你可以果断地对自己说“停”,同时握紧一下拳头,再重复命令自己一次,这样你就可以中断原来的思路。有个停顿过程后,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威胁的比较容易的试题,并重新确立自信心。当你自觉情况好转后,应迅速转入正常答题。
考场快速放松法
1、身体自然坐正,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2、做一次舒畅的深呼吸,徐缓、平静地呼气。呼气时,对自己说“放松”,想象着“紧张”随呼气排出了体外。
3、做深呼吸时放松,把手臂悬于体侧,感到温热的血流进入双手。想象着“紧张”也随之从指尖流了出去。
4、反复数次屈伸手指,放松手指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
5、轻微变换一下身体的位置,以便使更充足的血液依次流到全身各处。
6、舒展你的双臂、双腿和腰背。
7、再做一次深沉而徐缓的深呼吸,并在呼气时默念“放松”,然后开始做题。
以上这一过程大约在30秒钟或更少的时间内就能做完。通过这样的放松,可以解除考试中的怯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