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 西安一直执行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 西安一直执行

2014-01-27 17:20:29     标签:小升初资讯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小升初采取“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的方法进行,单校划片采取“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多校划片则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

《意见》明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小升初划片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实施招生范围划定工作。《意见》提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合理划定招生范围

分单校划片、多校划片两种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单校划片)。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多校划片)。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

片区划定后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

>>有序确定入学对象

对口直升和随机派位两种形式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小升初工作,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小升初学生登记、随机派位及遏制学生无序流动等提供基础性保障。

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对口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多校划片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即摇号等)的方式确定学生。随机派位工作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未在户籍所在片区小学就读的学生,如申请升入户籍所在片区初中,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受理、审核,统筹安排就学。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规范办理入学手续

县域内新生入学手续同一时段进行

县域内初中新生入学手续办理工作要在同一时段进行。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效证明,到拟升入的初中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地点办理入学手续。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汇总入学手续办理信息,对实际办理入学手续人数超出或不满计划数的学校,及时进行必要调整。

>>全面实行阳光招生

要公开招生结果等信息

小升初工作开始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包括县域内小升初具体政策,每所初中划片范围、招生计划、程序时间、办学条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特长生招生信息和录取办法,以及工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信访接待地址等。

小升初期间,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公布招生结果等相关信息,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学校也要主动公开招生结果等重要信息。

>>逐步减少特长招生

到2016年降到5%以内

强化义务教育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的目标任务,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特长生招生具体办法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其他内容

>>随迁子女上学

扩大公办学校容量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随迁子女初中入学的政策措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实施工作。随迁子女特别集中的地方,要扩大公办学校容量,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购买民办学校服务,加大对接收随迁子女学校的支持力度,满足随迁子女入学需求。特大城市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控制目标和教育承载能力,稳步有序地安排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学。

>>大力推进均衡发展

过半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

各地要统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整体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办好每一所初中,为小升初工作夯实良好基础。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大力推进学校联盟或集团化办学模式。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完善操作办法。

>>试行学区化办学

推动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均衡配置

要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均衡配置,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

马上就访

西安一直执行免试就近入学

对于免试就近入学,西安是如何做的?记者从西安市教育局了解到,西安一直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并合理安排随迁子女入学。

西安是如何落实免试就近入学的?

答:市教育局要求,各区县要切实履行义务教育“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责任,公办学校学位数应满足辖区义务教育所需学位数。区县要严格按照学区划分范围,实行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

随迁子女如何入学?

答: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严格按照“以流入地为主、就近入学,以公办学校为主、免试入学”的原则妥善解决。

西安为何有5.26小升初测评?

答:免试就近入学针对的是公办学校,国家《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采取自主招生方式,为了杜绝民办学校以奥数方式招生,西安市教育局进行了民办学校初中招生制度改革,推行“5.26小升初测评+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的方式进行招生。

知道一下

“就近入学”提了快30年了

事实上,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并非新词,198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但这一规定执行得并不好。

为了遏制“小升初”乱象,教育部几乎每年都要发文重申“就近入学”“阳光招生”等刚性原则,但由于监督手段乏力、惩戒措施不足等原因,各项禁令往往沦为“一纸空文”,教育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都面临严峻挑战。

去年十八大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热点问题

1、如何保证公平?确需调整时邀请家长代表参与

大家都想被划入优质初中所在的招生片区,如何确保划片公平?

答:一是明确责任。小学升初中招生范围划片是小升初就近入学的基础性工作,合理划片是工作的核心,也是广大群众关心和担心的工作环节,划片合不合理关乎政府公信力,关系到广大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认同度。根据《义务教育法》确定的管理体制,《意见》明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小升初划片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实施招生范围划定工作。二是优质共享。《意见》确定的主要划片方式是“单校划片”,即直接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考虑到学校间发展水平不平衡,《意见》同时规定,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即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多校划片的各片区办学水平要大致均衡。多校划片的初中,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录取学生。三是加强监督。《意见》要求片区划定后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确保整体工作在社会监督下进行,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可。

2、名校没上成咋办?就近进入未招录满的学校

《意见》允许填报优质学校,如何确保机会公平,学生没有被录取怎么办?

答:《意见》允许多校划片,即招生片区内不止一所初中。为确保优质初中入学机会均等,当前,允许片区内所有学生报名。当出现学生报名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情况时,要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录取学生。

随机派位是指采取摇号等方式随机确定初中学校录取学生。为确保随机派位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要事先告知,切实保障家长、学生的知情权。要统一实施,县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小学生毕业信息登记、入学志愿征集,统一受理审核入学申请,集中公示招生录取结果。要全程监督,邀请有关部门和代表参与,主动接受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徇私舞弊。

未能进入参加派位学校的学生,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根据就近原则安排进入其他未招录满的学校就读。由于有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初中在一般学校就读的学生同样有机会进入优质高中。

3、小学择校的能否在该校附近升初中?由小学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小学择校的,能否在该小学附近就近升入初中?

答:原则上,学生应在户籍地、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居住地入学。符合这些条件的,按照《意见》规定,小学毕业后可升入该小学对口划片的初中。不符合条件的,由小学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规定。

对于小学人户分离但初中想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的学生,《意见》要求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受理、审核,统筹安排就学。请家长在小升初前夕关注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招生入学办法。

4、随迁子女咋上初中?应提前向输入地县级教育部门咨询

随迁子女咋上初中?

答:《意见》根据《义务教育法》明确的管理体制规定,小升初组织实施的每个环节均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进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入学总体原则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具体实施也是由县级进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入初中就读的,应提前向输入地县级教育部门咨询。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者储朝晖看来,当前“小升初”衍生出的占坑班、奥数热等问题,都要归咎于评价机制和评价主体的单一。“应由专业组织来决定并确认特长生的评价标准,而政府应努力做好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不要让学校之间的差距这么大。”

5、是否适用民办初中?原则适用于公办学校

《意见》是否适用民办初中?

答:《义务教育法》关于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原则适用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意见》没有注明的,均指公办学校。“免试”是普遍的入学原则,是法律赋予适龄儿童、少年的权利;“就近”则是法律对政府保障入学设置的义务。所以,对于民办学校《意见》仅要求公办和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