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2013年南开耀华两校的小升初录取的数据(点击查看2013南开耀华实验班录取统计),有以下想法:
1、从各小学考入两校实验班的情况看:
我们发现,在两校录取的实验班同学中,总共有约60所小学的同学上榜。从两校录取的实验班人数来看,录取最多的前十(共12所)的小学中,和平区小学竟然占据7所,分别是和平中心、天津实验、鞍山道、逸阳、昆明路、岳阳道和实验模范,他们分别考取了20人、16人、12人、10人、9人、9人和8人,5所学校总计为84人,占总录取人数的近1/3,并且和平中心、天津实验、鞍山道、逸阳排在了前4名。
由于现在本市各区现行的小升初政策大都采用推优的办法,即以区教育局核定的在校生总数按一定比例推优进入本区的一类校、二类校,并且考上小卷的人数,不占推优的名额,故此对于考上小卷较多的学校的其他学生便有了推优进入一类校可能的增加。如:和平某小学,假设教育局按核定的学生总数按比例算出该小学推优一类校的人数是70人,如果考入小卷(还包括小外)很少,假设为零,则该校最多只有70人能够推优进入和平的一类校,即只有在该校总评分达到前70名时才能被推优到一类校。而当随着其考入小卷人数的增加,假设为40人,则在该校达到110名时就能被推优到一类校了,并且以此递推到能推优到二类校的学生名次。因此,相比较而言,在考入小卷人数多的学校,对学生来讲,不啻为一个福音。但同时也应看到,在这类学校,由于好学生的数量较多,竞争也会相对较为激烈,需要更加严谨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因为比的就是谁更出色。但同时也有一点好处,就是,推优时即使进入二类校,由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同,对将来进入初中的学习也会有所帮助。
2、从考入两校实验班学生的竞赛成绩看:
虽然今年在招考实验班时,JW明确规定不能以竞赛成绩做为选拔条件,故此,我们看到,今年入围的人数增多了,有许多没有竞赛获奖的同学也取得了入围的资格。但从实际录取情况来看,南开、耀华两校录取学生中六年级陈杯获奖比例分别达到了97%和99%,其录取获特、一等奖的比例分别为35%和44%。
故此可以看出,虽然JW规定不能以竞赛成绩作为选拔标准,但考进实验班的结果却是那些获奖孩子的天下,尤其比较重要的陈杯竞赛。正如一些家长所言,孩子没有奖项入围了,只是去打打酱油而已。故此希望将来那些有志于报考实验班的同学来讲,竞赛获奖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起码这次的录取结果给了我们这样的提示。
现在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各校有太多的内签,因为我们也同时看到,多名一等奖的学生虽然通过了两校的初审,但最终并没有出现在录取名单中。所以,我们虽不能完全排除有内签的情况(相信也是极少数),但同时也应该相信实验班的选拔测试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公平的。
3、从录取小学所在区的情况看:
首先看一下与2012年对比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今年两实验班的录取,基本上延续了去年的格局,即和平区小学继续处于垄断地位,红桥区依然排在最后。与去年相比,排序略有所改变,就是今年河北区人数多于了河东区人数。各区排序从去年的和平>南开>河西>河东>河北>红桥,变化为今年的和平>南开>河西>河北>河东>红桥。
和平区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区,我觉得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和平区各小学的教学质量的确比较高;二是由于和平初中的整体优势,使得其他区的一些优秀学生都想方设法来和平上学或转学至和平的学校。和平区初中的整体优势表现在每年中考的成绩较高,容易考进较好的高中。以去年为例,去年市五所中招整体计划为2545人(不含实验的王克昌班及新华的法语版,这两个班的中招分数要更低些),除去三所招收郊县81人,实际市内六区计划为2464人,在去年的实际录取中,实验中学的择校录取分数在市五所是最低的,为537.9分,而和平区中考538分以上的人数为1001人,即在总共2464人的计划中,和平区初中就能有1001人以上达到录取分数线,占总数的40.6%,剩下的1400多名学生被另外五个区分得,平均每区仅占12%弱,这是极其不平衡的表现。
正因为如此,由于小升初只能按区升学的政策规定,因而许多较为优秀孩子或有些能力的家长,便将孩子安排在和平的小学上学或想办法把孩子转入和平的小学。故此,便形成这样一个循环,即和平的中升高的升学越好,来的好学生就越多,来的好学生越多,促进其升学也就越好,如此往复循环。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不知这种格局何时能够打破。但相信,只要现行的中、高考的指挥棒存在,这种情况只能越来越严重。
以上只是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本文选自查字典,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