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了吗?上哪个学校了?交了多少钱?”家有学童,家长们的话题少不了这样三个字——“择校费”。
这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最不愿提及、总是闪烁其词的三个字;但它却长久存在,成为一个尽人皆知的秘密。
每到新学年,总会上演几家欢乐几家愁。而耐人寻味的是,“办成了的”皆大欢喜,却对如何办成讳莫如深;没交上钱或交了钱也没办成的,捶胸顿足,却对缘何失败一头雾水。
这就是搅动万千家庭焦躁不安、欲罢不能的“择校费”。据说这几年,行情“疯涨”;更有一种说法,这里面“水”很深。
“我当然希望一分钱不交,但在这样的氛围下,我只能接受现状。”
“现在不管干什么,都是明码标价。什么钱,花在什么地方,一清二楚。可只有这择校费花得不明不白。”许多家长都有类似于士的疑问,交过钱后,连一个收据也没有。
名校、离家近、口碑不错、师资很强,这就足够了。“好事摊在你头上,你还用关心那钱去了哪里吗?只要能交上这笔钱,就谢天谢地了。想想,还有多少人在羡慕着呢!”张女士不想再追问,还能怎样?当听到别的家长对附近另一所小学的种种怨言,她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费劲,花钱,值了。”
“向来心为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对每一位陷入择校泥潭的家长来说,这份经历,注定了是百味杂陈:纠结、焦虑、忐忑、紧张,被中间人的狮子大开口而激怒……
一边是义务教育,一边是高得离谱的择校费。面对孩子的前途,相当多的家长二话不说,只有接受现实。
“买个东西还得挑挑呢,这可是上学啊!能不挑么?学校质量都跟×××(某好学校)似的,就都消停了。因为不可能资源均衡、人人平等。大家就都折腾呗,各显神通。”
“我们不一样呀,不择校只能去条件最差的学校。如果各区教育资源稍微均衡一些,择校的人会大大减少,毕竟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年年,这样的择校故事都会重复上演。
尽管有严令禁止、大力整治学校乱收费的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出台,但是,以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名义出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从未真正停止,这已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
填写“自愿”协议书、“被捐资助学”、将择校费通过指定的银行交给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直接交给学校专门成立的基金会等机构,这是不少北京家长的亲身经历。他们还要被神神秘秘地召集在一起,统一口径,并订立“攻守同盟”:不要随便对外说。
很多家长更是指出:影响“捐资助学费”的另一个“变量”,与“关系”相关。对于找到“关系”的家长,学校会直接给出捐资助学费的金额,“如果关系够‘硬’,捐资助学费就会相对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