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解读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市教委负责人就文件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1.问:请介绍一下《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编制的背景和意义。
答:制定《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首都实现了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发展实现了新飞跃。2018年9月10日,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回答了关系教育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发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动员令,为新时代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2018年10月18日,全市教育大会成功召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向高潮,发出了全面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的动员令,在首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编制《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面向2035年描绘教育发展的远景蓝图,为新时代开启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方向,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进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有力举措。
2.问:《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有哪些突出特点?
答:《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在总结首都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面向未来描绘教育发展蓝图,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服务国家战略。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出发,对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设立目标任务,为建设教育强国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回应群众期盼。文件立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直面首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各类矛盾,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设计首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让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大众,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是体现前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分析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科技变革对首都教育的新挑战、新要求,努力把握未来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明确了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四是彰显首都特色。坚持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把首都教育放在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大局中,深入思考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教育,怎样建设首都教育这个问题,提出与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的教育发展战略,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3.问:首都教育在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中发挥什么作用?
答:首都教育举足轻重,至关重要,贯穿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之中,是全国政治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文化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窗口,是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围绕政治中心功能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围绕文化中心功能建设,立足传承创新,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文化建设,激发文化艺术创新创造活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打造首都文化发展繁荣的高地。
围绕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推动合作共赢,培养集聚国际化人才,全面扩大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着力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
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完善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科技创新驱动的支撑能力。
4.问:如何理解首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答:在战略目标上,《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对标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安排,在深入分析首都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0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前列水平。同时,提出了十个方面的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一是建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二是全面普及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三是高标准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四是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高中阶段教育;五是职业教育有力支撑城市发展;六是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七是残疾儿童少年都享有适宜的教育;八是形成充满活力的终身学习环境;九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十是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这些目标的确定,以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为依据,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体现了教育要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首善标准相匹配的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