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先被很多家长视为“小升初”择校捷径的特长生招生,在各校陆续启动。然而,从各区已发布的招生细则来看,今年特长生的入学比例被控制在4%以内。
记者注意到,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招生学校数量的“双减”已成为北京近三年来小升初政策中的新常态。而特长生招生规模的减小是否会对高精尖人才培养有所影响?对学校的金帆和金鹏团有何影响?如何理解“特长生招生比例压缩并非取消特长生培养”?高考自主招生是为特长生打开另一扇窗吗?
特长生名额再降 金帆金鹏或受短期影响
按照北京市教委统一要求,今年各区特长生招生比例进一步压缩至本区初中招生总人数的4%以内,与去年相比再降低一个百分点。记者在梳理各区小升初特长生招生人数时发现,多数学校的特长生招生人数相比2016都有所下降,有些学校还缩减了特长生招生类型。
记者了解到,作为朝阳区小升初的特长生招生大户,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去年的特长生招生人数达到了80人,而今年这一数量则下降到了64人,招收的项目包括管乐、民乐、舞蹈、摄影、书法、田径、篮球、科技等8个项目。
往年小升初,北京市第27中学分别给民乐和女排两类特长生一定招生名额。今年,该校民乐特长生名额为10人,女排特长生名额仅为1人。学校党支部书记袁利军坦言,这是因为特长生招生名额有限,而为了保障金帆民乐团的规模和发展,只能将名额基本匀给民乐。科技类尽管也有特长生招生资格,但并未设置招生计划。“可以说,学校还是优先优势特色来招生。”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认为,特长生规模的缩小确实会对学校的专业团体产生一些短期影响,比如,艺术团、体育专业运动队、科技社团的发展。
“某些特长和能力的形成确实需要有一个较长周期,需要学生有一定基础。所以,当这种招生取消以后,部分学校的某些专业性社团可能会出现水平的暂时下降。”陈恒华表示,如果不把特长作为升学手段的话,确实可以降低功利性色彩,更多变成孩子的一种兴趣、一种爱好和一种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只有回归到特长发展的本质,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从长远角度来看,对学校在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的专业建设,还不至于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社团分层按需满足 特长学习回到兴趣原点
近三年来,北京市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逐年减少,压缩后的名额回到电脑大派位整体计划中。特长生曾经是特殊招生的重要渠道,功利化地成为部分学生考入名校的敲门砖。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公平、优质和均衡成为主流,特长生比例逐年被压缩。对于未能拥有特长生名额入学的学生,他们是继续还是放弃自己的爱好?学校有哪些好办法继续培养好苗子?
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高新桥看来,压缩特长生比例实际是教育供给侧改革释放的一个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特长学习使学生和家长回归到兴趣的原点,是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从小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让孩子终身受益。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执行校长李志伟告诉现代教育报记者,该校早为此开设了不同层级的社团,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很多学生入学后在社团和兴趣班里继续学习和发挥特长。比如,社团分为A、B、C三个层次。A级为普惠式社团,所有学生都可按兴趣报名参加;B级针对有点基础又想提高的学生;C级就是为原先基础好的学生设置,通过学校系统培养后成为真正的特长生。
“这样一来,学校管理有梯队,孩子们的特长也不会被埋没。”李志伟说,不论是金鹏科集团还是金帆艺术团,其本质就是为了带动一批有兴趣的孩子,让他们懂得美并学会去审美。只有把孩子们本身兴趣分层,根据需求不同培养,才会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三年前,学校和花市小升初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后,已从小升初就开始进行艺术、科技人才的梯队建设。
“我们会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社团以及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多种活动,创新艺术、科技、体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让每个学生都受益,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校长张曙光说,无论是否通过特长生录取来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学校的合唱队、舞蹈队、戏剧社、足球队、篮球队、游泳队、田径队等社团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高考自招非特长生专属 而是为学有所长开窗
考到一本线就可上北大,对高考考生来说这不是梦。随着今年自主招生政策出台,考生只要符合重点高校的自定标准,高考达到一本线就可被录取。自主招生本身的设计,就是要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途径,把那些创新和实践能力特别强、综合素质全面、在文学、艺术、体育方面有特长的优秀学生选拔进高校。
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自主招生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可以说,高校自主招生是探索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选拔那些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到了高考阶段,如果能学有所长,就是这个孩子终身发展、终身追求的一个目标了。自主招生并非为特长生功利性地打开一扇窗,而是为学有所长的人打开了一扇窗或给了一个方向。”李志伟说,随着招生考试的改革,教育部门应给学生多样化选择的权利,允许学生扬长避短,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学生的“择己所爱,择世所需”。
陈恒华则认为,自主招生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让一些有特长的学生有新的入学途径。
他建议自主招生的内容可以更开放,更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在更加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要。高考的这种招生改革,实际上表明了国家对人才标准的一种态度,应该为中小升初尤其是基础教育开展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也指明了一个方向。”
区域经验东城学生跨校选课 人人有特长
目前,东城区青少年学院8个学区分院已正式启动,为区域内的学生提供从小升初到中学,门类齐全,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课程。据悉,已初步形成了“1+4+8+x”的学生课外学习的学院制体系,而所有辖区内中小升初生都可以跨校选课,孩子们可依据兴趣,从艺术、体育、科技、国际等方面培养特长。
据介绍,在该学院体系中,
“1”是指东城区青少年学院。它依托东城区教育研修机构,目标是创新培养模式,搭建整体贯通、个性多样、可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4”是指青少年科学技术、青少年文化艺术、青少年体质健康、青少年国际交流4大专业学院。它们依托东城区科技馆、少年宫、保健所和国际交流中心,为学生开发专业课程、引入专业教师资源,深入基层学校,搭建区域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8”是指在东城区八大学区建立的8个学区分院。它们依托东城区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北京现代职业学校等职业学校各校址为基础,发挥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与师资力量的优势,利用其现代化的实训基地,为全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环境、劳动实践场所、创新探索空间。
“x”是指各中小升初、直属单位及其他校外资源单位建立的学院课程中心和实践基地。它们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服务、优质的课程服务、先进的设施服务。
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尤娜表示,“学院”提供的课程主要来源包括:学区内的职业学校,随着城市中心区功能的调整,东城区的职业学校将逐步过渡为中小升初生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基地,为跨校选课的学生提供课程及师资;学区内的龙头学校、优质学校,原来由校内学生独享的部分课程,将面向学区“挂牌”。
小升初说为学区输送专家资源 让艺术教育上延
相比于初中,特长生减招对小升初特长生教育存在着什么影响?“以往可以通过特长生进行升学,而今这条道路变窄,一些家长就不会让孩子在特长生中钻尖,只要孩子达到普通的水平即可。”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艺术教育的副校长如是说。
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升初是艺术教育特色校,该校有金帆舞蹈团、金帆管乐团和朝阳区朝花合唱团。每年,有一大批学生通过特长生考试升入理想学校。校长陈金荣坦言,特长生减招对部分有功利心的家长来说,会让他们打退堂鼓;而对于真正喜爱艺术的孩子来说,并不受太大影响。
“近年来,我们也在转变家长的观念,很多家长对特长教育的理解也更没那么功利了。”陈金荣说,学校会利用家长会、艺术教育等活动,让家长明白学习艺术并非只是为了升学,而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特长生比例的减少,劲松四小的艺术教育也在发生着转变。早期,学校的主要精力放在培养特长生上,金帆团获得了诸多成绩。而今,学校的全员艺术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每个孩子至少有一项爱好或特长;
一、二年级所有学生每周上一次形体课,让孩子在发育关键期对自我形态有美好追求;每年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鼓励每个孩子、每个班级都参与展示。
同时,劲松四小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成功还影响着周边校。“近年来,我们向劲松学区介绍了不少艺术教育的专家资源,促进中学开展艺术教育,这样孩子们在升入初中后,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艺术教育,从而实现艺术教育的连贯性,促进了小升初艺术教育的向上延伸。”
在陈金荣看来,金帆代表着学生艺术的最高水平,这是为一部分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准备的,而全员艺术教育则是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艺术教育的氛围,让艺术熏陶学生的生活。
专家声音特长培养需校内外资源结合
小升初特长生招生比例压缩是一个趋势,这一现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对有特长孩子的培养方法,例如有体育天赋的学生,一部分在学校得到培养,一部分在社会得到培养,可采用参加俱乐部的形式。
客观地说,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完全在学校获得培养是不现实的。实际上,任何国家的教育也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特长的培养,学校的任务是打基础、保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