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名家云集的《开学第一课》在长城脚下开讲。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这特别的一课,以爱为主题,号召全体中小学生与家长共同观看,可谓意味深长。
我们刚刚跨入校门的时候,所上的第一堂课学的是什么,恐怕很多人已毫无印象。据资料显示,清朝光绪年间《最新初等小学用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一课,是学这样八个字“天地日月、山水土木”;民国期间的《初等小学校新国文》第一课,学习的是一个“人”字。
从知天地,到知做人,第一堂课将树立的,应当是一生的追求与标杆,其中所蕴涵的仪式感与使命感,是不可或缺的。今天,教育部门在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中,庄重地写下了一个“爱”字。这个字是一件非常宝贵的礼物,它是一粒种子,一束光,爱这个世界,就会积极探索这个世界;爱身边的人,就会努力成为一个好人。
爱究竟是什么,一千个人也许会有一千种答案。《开学第一课》用发生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与北京奥运作为生动的教材,教孩子们去学会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感受生命,这堂课如果上得足够好,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
这样的一课,无疑是一个好点子,但课后应该怎么做,也会直接影响到这一课的效果。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中已产生了不少智商高情商低的例子,如果单纯地让孩子们像搞政治学习一样写心得、谈体会、做汇报,难免流于形式,反倒让这圆满的一课成了任务与负担。
在印度加尔各答“孩童之家”的墙壁上,有这样几句标语:“花时间游戏,花时间阅读,花时间给予,花时间去爱和被爱,那是智慧的泉源,那是通往快乐之路,那是成功的代价。”爱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让孩子学习爱与被爱,则是要花费很多时间,运用足够的智慧,才能够完成。《开学第一课》同样也是上给老师和家长听的。这个宏大的命题,并非一堂课就能完成,也并非写点心得体会就能完成。要让孩子们受益无穷,惟有把这一课所要讲述的点点滴滴,渗入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