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中的隐患,你心中有数了吗?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孩子学习中的隐患,你心中有数了吗?

2016-10-27 11:14:32     标签:小升初资讯
孩子学习中的隐患,你心中有数了吗?

所有的家长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一拿到作业,第一个反应就是“妈妈,这道题我不会!”,“爸爸,你给我讲讲吧,我不会!”。于是家长就给孩子进行“辅导”,在家长琢磨这些问题的时候,孩子在轻松地等着答案的“出现”,然后把家长的答案简单“COPY”!有了这样的助手,何必还要劳驾自己动手呢?何况孩子的自制力是很有限的。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变成了家长的学习,孩子的作业变成了家长的作业。为了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家长最好是先鼓励孩子做题,孩子是在没有思路的时候可以进行提示于引导。

在学校里,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但是老师们是否能将它运用到游刃有余的地步呢?想想班级的学生人数也难让老师发挥这样的“身手”。况且,班级学员理解能力参差不齐,也让老师无法操作,就算师生交流,时间也短暂的,结局也是一样的――不管你思考不思考,你都会得到最终答案。老师能够采取方法,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公布整个的解题过程和思路,而且要求孩子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思考!孩子总是在被动的接受着,偶尔孩子会有其他的想法,但是坚持也是短暂的。“习惯第一”!孩子思考的热情慢慢的消退,参与的欲望也越来越小了。所以,很多家长都感到奇怪的问题有了答案:为什么我家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是出现难题需要的时候,不愿意主动思考,而是去翻以前类似的题目,或者干脆等待“助手”的出现。

也有很多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成绩,但是因为没有时间每天看孩子学习,家长就想了另一个办法,为孩子请个老师。大部分的大学生是缺乏教学经验的,再说他们对自己的“身份”也很清楚,孩子只要说“不会”,“老师”就马上伸出援助之手――“这道题应该如何如何----”,这样一来,整个思考的空间又全部被老师独占了,留给孩子的只有老师的一道“对勾”!很多家长都奇怪,为什么孩子每次考试都作错同样的题目,却没有想到,其实孩子虽然老师讲了,但是孩子并没有真正弄懂。因此再做这道题目的时候,孩子还是不会求解,仅仅是将答案”背“出来来了。

我们要鼓励孩子先思考,而老师应该是先引导孩子去思考,并比较、判断孩子思考是否正确后,给予讲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避免养成孩子的“思维惰性”,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也是家长,老师们教导孩子的初衷!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