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 学校教育, 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龙应台: 学校教育, 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

2016-10-14 16:24:15     标签:小升初经验

本文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在成功大学医学院的毕业典礼上,特别以制度性教育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为题演讲,期许每个人都能给自己一种透视人生智慧的心灵X光。

以下是演讲文稿(有删减)

第一,它教你如何与别人相处,没有教你如何与自己相处。

合群,曾经是我们从小到大德育的核心。个人在群体中如何进退贯穿整个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极其讲究的个人修身、慎独的部分,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却被忽视。

我们是一个习惯群聚的社会。在行为举止上,我们喜欢热闹,享受呼朋唤友的快乐。在思想判断上,我们用集体公审或者拉帮结派的方式思考事情。在时间的分配上,我们的学习表塞满课程和活动;在空间配置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群体相濡以沫。

独思的时间,独处的空间,不在我们的学程设计里。

把这个问题说得最透彻的,我认为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他在1941年就指出当时的大学课程设计是有问题的,因为课程以满为目标,不给学生独思的时间: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撷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对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人生莫非学问也,能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者,斯得之。(注)

在你们七年医学院的学习过程中,诸位想必学到了各种技术,但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重不重要?大学是否教了你?

综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在你的解剖学、病理学、临床课程里,是否有一点点入门?在整整七年的培养中,请问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让你用在观察、欣赏、沉思、体会之中?

再请问,一个不懂得观察、欣赏、沉思、体会的人,可不可能是一个好的医生?或者说,一个没有能力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对自己的存在状态有所思索的人,会是一个第几流的医生?

大学课程不容许学生有时间做个人修身的独思,它同时不允许学生有独处的空间。四年或七年大学生涯,大半在喧哗而流动的群聚中度过,难有空间自己对自己检讨、探索、深思。对此,梅贻琦感叹极深:

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至情绪之制裁,意志之磨励,则固为我一身一心之事,他人之于我,至多亦只所以相督励,示鉴戒而已。自慎独之教亡,而学子乃无复有独之机会,亦无复作独之企求;无复知人我之间精神上与实际上应有之充分之距离,适当之分寸乃至于学问见识一端,亦但知从众而不知从己,但知附和而不敢自作主张,力排众议。晚近学术界中,每多随波逐浪之徒,而少砥柱中流之辈。

慎独,其实就是在孤独、沉淀的内在宇宙里审视自己在环境中的处境,剖析人我之间的关系,判别是非对错的细微分野。慎独是修炼,使人在群体的沉溺和喧闹中保持清醒。

这,大学教了你吗?情绪之制裁,意志之磨励,在不在大学的课程里?

只知从众而不知从己的人,不知人我之间精神与实践上应有之充分之距离的人,请告诉我,会是一个第几流的医生?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是纽约市立大学今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人。他送给毕业生的金玉良言是: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要比别人打拼。如果你比办公室里所有同事都早到,都晚退,而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请过一天病假──你就一定会成功!

他举自己的父亲作为典范:我父亲就是这样,他从早干到晚,一周七天,一辈子从不休息,干到最后一刻,然后跑到医院挂号,就地死亡。

我看了报纸对这段金玉良言的报道,不太敢置信,心想,会不会这位老兄意在反讽,却被居心不良的媒体拿来做文章?于是我找出他演讲的现场录像,从头看到尾,发现他真是这么说的,老天,而且极其严肃。

我想,如果你是以纽约市长这种哲学来培养自己的,我会很恐惧有一天落在你的手里。医生被称为医生而不被称为医死,是因为,他必须对生要有所理解。

第二,制度性教育教了你如何认识实,但没教你如何认识空。

我不知道在你们医学的制式教育里,有多少文学的培养?你们全都在摇头,表示没有。我认为,文学应该是医学院的大一必修课程;文学,应该是所有以人为第一对象的学科的必修基础学之一。因为文学的核心作用,就是教你认识人。

读过加缪的小说《瘟疫》的,请举手七十人中只有四个,比例很低。2015年,我因为非典爆发而重读这本小说。小说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由于爆发瘟疫而封城的整个过程。瘟疫传出时,锁不锁城,有太多的重大决定要作。

是什么样的训练,使一个卫生官员作出正确的决定?医学技术绝不是惟一的因素。是什么样的人格,使一个医生可以走却决定留下,不惜牺牲?是什么样的素养,使一个医生知道如何面对巨大的痛苦,认识人性的虚伪,却又能够维持自己对人的热诚和信仰,同时保持专业的冷静?

加缪透过文学所能够告诉你的,不可能写在公共卫生学的教科书里。医学的教科书可以教你如何辨别鼠疫和淋巴感染,可是加缪的文学教你辨别背叛和牺牲的意义、存在和救赎的本质。

多少人读过卡夫卡的《蜕变》?对不起,我觉得《蜕变》,也应该是医学院学生的大一必读。你的医学课本会告诉你如何对一个重度忧郁症患者开药,但是,卡夫卡给你看的,是这个忧郁病患比海还要深、比夜还要黑的内心深沉之处──医学的任何仪器都测不到的地方,他用文学的X光照给你看,心灵的创伤纤毫毕露。

是的,文学,是心灵的X光。它照得到空。

将来的医生,请问你具备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