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孩子之间成绩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不同孩子之间成绩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

2016-08-29 16:11:55     标签:小升初经验

孩子的学习生涯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所有人都从同一个地方起跑,但从进入跑道的那一刻起,就有了不同的分层:

有的孩子一开始遥遥领先,却在后面慢慢落后;有的孩子一开始起步缓慢,但在后面却慢慢赶超最终领先;也有的孩子一直保持着领先的状态,整个阶段都把别人甩在后面;当然,也有的孩子一直保持中游,以自己的方式慢慢前进;也有孩子从来就在后面,对于争先抢后全无兴趣。

但是,明明大家的目标,都是成为最先到达终点的那一个人,而且在起跑时,能力和水平都相差不大的。为什么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孩子分成了不同的层次?

决定孩子成绩差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学习方式的不同

我把学习方式分为三种:理解式学习、记忆式学习、重复式学习。

理解式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接触一个新知识的时候,首先理解概念和原理,然后从原理出发去举一反三进行拓展;

记忆式学习是指在学习时以记忆为主,即对于新知识,首先是通过背诵等方式把基本知识记住然后慢慢使用,最终达到了解新知识的目的。

重复式学习是指不管什么知识,都通过大量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然后依赖大量的储备来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

这三种方式中,在小学阶段体现得不是很明显,无论哪种方式,只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成绩都不会太差。

但是,一旦孩子升到初中和高中阶段,差距就慢慢拉开了。通过理解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学生,对于知识能够有更加透彻和深入的理解,也就容易举一反三,成绩会一直保持名列前茅;

而用记忆方式进行学习的孩子,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需要更多思维发散性的知识,就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这部分孩子,在初高中一般会处于中游阶段,但依然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

而重复式学习,在进入初高中之后,孩子就会感觉比较吃力了,因为利用重复的方式去学习,学会的只是其中一道题,一个方法,而初高中的学习内容增多,导致孩子也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大量做题以巩固学习内容,因此这部分孩子,就是在升入初高中课程难度加大后,极易掉队的那一批学生。

所以,要想让孩子真正的保持领先,不是要督促孩子做多少题上多少补习班,而是去观察孩子的学习方式是不是陷入了误区。绝大多数家长根本不懂得孩子的学习属于哪一种,甚至许多学生也只是随意的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去学习,而不懂得自己的学习陷入瓶颈的真正原因。

2、自主学习能力

在我近二十年的从教生涯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一直成绩优异的学生,几乎没有人是一直在请家教的,甚至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度也非常有限;反倒是成绩落后的孩子,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学习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也请家教上补习班。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学习成绩地优秀与否,最终的决定因素在于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个懂得主动学习的孩子,他自然能够懂得怎样的学习方式最适合自己,怎样安排学习时间最合理,自己对于一个知识的掌握到了哪种程度把学习的主动性把握在自己手中,孩子就会把学习当做一件属于自己的任务,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找到方法。

但是,没有主动学习能力的孩子,学习的过程永远是被动的。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时间,都有人在旁边安排着、推动着,这样的孩子他对于学习的认识会永远停留在我今天要做一份作业我今天要听一节课这种感觉,试想,这种把学习的整体环节变成一项被逼完成的任务的学习方式,如何能学得好呢?

其实试想一下,学习这件事不是今天的一份作业、明天的一堂课这样简单重复的内容,学习是一个整体的项目,是需要学生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才智去不断修正不断努力达到目标的一个项目。如果缺乏这样的整体性的认知,对于学习这件事的精髓就永远无法理解,这样的孩子,又谈何能成为好学生呢?

所以说,学习的内容在变化,学习的难度在变化,唯一能够让孩子在长久的学习生涯中保持领先的原因,没有别的,就是让孩子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

只有自己的事情,才有办法最大程度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去不断的实现自我的内化调整,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3、家庭学习氛围

曾经有一个针对全国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全国60%的状元都出自教师和知识分子家庭。这么高的比例,用事实说明了学习氛围的培养对孩子是多么重要。

不过,为什么学习氛围对孩子的培养重要呢?原因有两个方面:

在一个好的家庭学习氛围里,孩子会把学习看做一种生活方式

曾经受邀在一家父母均是大学教授的家庭就餐。吃饭时间,全家人其乐融融,吃饭间隙全家聊天,话题转到他们家附近的一个孔庙景点,于是全家的讨论从孔庙的建立时间到本地的文化名人又到本地的历史沿革,全家人越讨论越兴奋,在不能确定的问题上,他们干脆拿起手机来查询确认。

他们家的孩子,在一所非常有名的大学历史系读书,成绩优异。

我毫不费力就可以了解到这个孩子为什么成绩优异。在父母都崇尚学术的氛围里,他从小就知道从书本中可以了解到许多有趣的知识,他会认为学习就是不断了解周边的世界和万物的过程,他知道书本里面有许多日常中难以触及的秘密,怀着这样的心情进入学习,我几乎想不到这孩子有什么学习落后的理由。

在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的家庭里,孩子对知识充满敬畏

我接触过的学者家庭出来的孩子,大多会延续父辈的道路走上学术道路,而教师家庭出来的孩子,多数也对于读书和研究有着长久的兴趣。

热爱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稀缺的品质,以至于大多数人包括孩子的父母,都只是把读书当做是一种走向成功人生的方式和途径。

他们忽略了热爱求知其实应当是一种个人的志趣和品质,只有拥有这种品质的人,才会对学习抱有长久的热爱,对知识抱有基本的敬畏感。

所以,读书家庭的孩子,他对于读书学习这件事的看法和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是不同的。在他看来,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某一段的生活中的任务,这样,学习的过程对他来说就是不断探索完善自己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

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之后,我越来越发现,其实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尤其是长大成人后能否取得优异的发展,几乎都跟这三个原因息息相关。

事实上,这三个原因看似简单,背后却能反映出一个孩子的整个思维逻辑和成长环境。

学习方式,其实取决于一个孩子的思考方式。而我们都知道,不同孩子之间的思维方式,几乎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础;

主动学习的能力,其实体现的是孩子的做事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其实不只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日后的工作、处事等各个方面,而主动性,几乎是一个人做事的所有态度中最重要的一个。

学习氛围,不用说,这体现的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方式。而一个人的一生成长和发展,与家庭的影响密不可分。

在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这十几年学习生涯中,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和讨论从来都不会终止。每个孩子都会被放在成绩的天平上作比较,但家长要认识到的事情是:不同孩子成绩之间的差距,真的并不仅仅是表面上分数的差距,这背后的原因,才是决定一个孩子是否能长久处于领先的地位中的根本。

所以,也给家长们提个醒,教育孩子,上多少补习班、做多少题、买多好的学区房、进多好的学校,从来不是孩子能否领先的根本,决定孩子优秀的根本,只有三件事: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成长环境。

最后,也给家长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一点建议:

1.关注孩子的思考方式,而不只是孩子做题的正确率;

2.用自己给孩子做榜样,而不是牺牲自己来用愧疚感绑架孩子;

3.让孩子认真学习的根本在于让孩子爱上学习这件事本身,而不是你用苦口婆心换来短暂的妥协;

4.孩子的主动性可以引发无限潜能,与其逼孩子努力,不如让孩子自己懂得努力;

5.学习不是一时间的事情,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一定不要太注重某一次成绩某一次分数而忽视了对于孩子整体的能力培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